第(2/3)页 “文字的确没有问题,可是这只是记录周代之后的事情,没有说明西周之前这几代王陵也是如此吧?” 这问题出来,直播间众人看着都愣住了。 居然有人能跟得上宁大师的话,而且还能说出疑点来,有点厉害啊! 城隍寻古哥看着满屏幕震惊的表情继续开口。 “宝友,你们,这些东西本来我也不知道的。” “可是上次之后,我痛定思痛,仔细找了典籍研究,不仅学到了东西,还顺便捡漏了几个新的小玩意。” “只能说,没有宁大师这么实诚的人了!” 宁帆听着话皱起眉头。 “寻古宝友,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你要是有事情,等我看完这边再说,现在没时间和你贫。” “至于你的问题,我给你答案。” 宁帆说完,补上两个字。 “《春秋》。” “懂了吗?” 这…… 宝友们听着一头雾水,什么春秋?这不是一本书的名字么,要么是一个朝代,这能懂什么? 宝友们没听到,王多鱼却恍然大悟。 “懂了!宁大师妙啊!” “春秋是说春秋礼崩乐坏,而春秋之前都是延循周礼,所以,西周之前,也是如此!”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呢!” “古人对于礼制的遵守简直可以用苛刻来形容,就算是服饰、摆设一点错了都不行,更不用说丧葬制度了。” “既然周礼是这么记载的,春秋时候才说礼崩乐坏,甚至有了八佾舞于庭的典故。” “那么周之前的礼制肯定时延续下来的,没问题!” 王多鱼洋洋洒洒一篇大论,宝友们都有些惊掉下巴。 “这……确定么?” “为什么不确定?” 王多鱼还没说话,就听到宁帆开口。 “挖开看看不就确定了。” 直播间内外所有人都一阵头皮发麻。 果然不愧是宁大师,挖一座西周王陵就跟买菜一样轻松。 边上,寒鸦不知道在想什么,黄昊英和唐奇胜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本能上他们是想相信宁帆的,可是距离大雨来临还有不到三十五小时,这要是再出错一次,后面再次转移设备就有点紧张了。 可是看宁帆这么笃定,两人还是看向寒鸦。 “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