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临行诸事-《大唐奴牙郎》


    第(2/3)页

    周钧奇道:“我又不去参加省试,春闱与我何干?”

    解琴在一旁说道:“与若娥指腹为婚的钟璋,明年参加春闱,二人已经约定,倘若及第,钟三郎便为若娥赎身,娶她过门。”

    周钧听了,笑着对宋若娥说道:“恭喜恭喜。”

    宋若娥莞尔一笑:“妾身的喜日,周二郎定要来吃杯喜酒。”

    周钧又道:“一定一定。”

    解琴在一旁,嬉闹笑道:“却也不知那钟家子,能不能及第,瞧若娥这模样,却仿佛已经是状元夫人一般。”

    宋若娥与解琴打闹在一起,前者口中说道:“钟郎的文章我瞧过,无论文才还是立意,皆是上上,必能及第!”

    解琴求饶道:“好好,你说是便是了。”

    周钧等那二人稍稍歇息,便开口说道:“钧此番前来,还有一事,有求于二位。”

    解琴看向周钧,面露疑惑。

    周钧说道:“我有一故事,欲写成话本。”

    听见话本二字,宋若娥来了兴趣,开口问道:“这回是什么故事?”

    周钧:“这故事的名字,只有二字,乃是『梁祝』。”

    二女听了周钧,将梁祝的故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宋若娥一边思索,一边说道:“我好似在哪里看过这个故事,对了,是梁载言所著的《十道四蕃志》。里面说了河南道汝南县的一桩奇事,那祝英台,本是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二人彼此相恋,却终未成眷,二人死后,方得同冢。”

    解琴在一旁也说道:“那奇事本也寻常,但经二郎这么一改,草桥结拜、朝夕相处、十八相送、求婚遭拒、因病身亡,以及最后的化蝶双飞,却是将整个话本作成了传世之作。”

    周钧轻轻点头,《梁祝》乃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在后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但是,当下的《梁祝》,只有剧情梗概,想要填充完整,却也是难度不小。

    周钧便朝解琴和宋若娥问道:“如何?可有把握?”

    没等解琴开口,宋若娥撸起袖子,兴奋说道:“是否佳作,我一听便知,这话本必定能誉满长安!”

    解琴听了,先是笑了笑,接着便对周钧说道:“二郎且宽心吧,这《梁祝》的话本,妾身和居士自当尽心尽力。”

    周钧问道:“还有一事,这话本在明年春闱之前,可否完成?”

    二女听了这话,先是一愣。

    宋若娥随即仔细算了算日子,点头回道:“应当不难。”

    周钧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拜托二位了。”

    敲定《梁祝》话本的事情之后,周钧回家中收拾了行李,又向父母说了东都职事。

    当周钧回了厢房,萧清婵听闻他要离开数个月,心中有些忐忑,便开口问道:“二郎去了东都,平日里的饮食起居,可需要人照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