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细说分明-《重生军营成长记》


    第(2/3)页

    可是问题在于即使沈一一和王凯事先就商量好,自己的钱可不是慈善事业。是要向那些承担自己项目的专家和学者们发放用来招徕人心的。其实这里面的原理就是告诉大家,跟着我有肉吃。只是和中国几乎所有的法律和法规一样,一旦到了执行层面,很多的事情就变了味了。

    比如那些明明承担的是国家的课题的研究人员,在发现原来另外一部分人是可以凭着出入的记录领钱的,他们一下子就不满了起来,这怎么可以这么明显的厚此薄彼呢?

    知识分子的创造力是相当强的。这脑子动了起来,往往会造成很多搞笑的结果。那些本不该领补贴的人群。后来却通过把自己的出入记录同样上报的方式,想要从沈一一这里领一点点的补贴费。而因为当时和院里面说好了。院里的管理部门每个月统计一次试验的人员的清单,作为发放补贴的依据,所以基于对于院里的信任度,沈一一他们就决定直接按统计的出入时间来计划需要发放的补贴数。

    可是,若不是王凯知道了这最近有了这么多的研究成果,然后拿出了报表来看每个成果是哪些人在做的话。那可真的是还发现不了冒领津贴的这个人呢,或者更正一下,应该是一群人。

    能够不用自己出钱,还能够用别人的钱来做好人,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啊?所以。院里面可谓是有意在做这样的事情,反正是慷沈一一之慨嘛。

    可是,当他们在这么做想要占到沈一一的便宜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因为他们的这点蝇头小利,他们接下去可就是要有大麻烦了。

    钱主任咬着牙说:“你们就算是给了补贴,可是这样的补贴和国家投入的研究经费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王凯牵动了一下自己的嘴角:“钱主任,你可能没有看我当时给你们看的另一张表格。我们所用的仪器的折旧率是很高的。而你们院里其他的同志们进来做试验的时候,因为对于设备的使用,他们实际消耗的成本也就是设备和仪器的折旧了。而恰恰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钱主任被王凯说的理由给弄得想折服了。是啊,哪怕是院里面自己的教室,那还真的就是不会忘记从国家拨款里提取一笔固定资产使用费呢。而这对于自己的试验室都会做的事情,对于沈一一和王凯他们捐建的那个试验室,院里的领导却是没有说过应该以同样的标准来对待。他们可能以为人家家大业大,不会在乎这么一点钱来着。可是偏偏就是没有想到,原来人家不是不在乎,而是在某个地方下了一个埋伏而已。

    这下可好了,因为那个贵得要命的“仪器固定资产使用费”,院里即将陷入一场大危机。他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说上级机关知道,就是因为想要贪一点先进试验室  的小便宜,那院里的领导们可就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