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伯邑考命陨摘星楼,杨二郎欲制感化砖!-《洪荒:贫道不想封神》


    第(2/3)页

    纣王见她这等愤怒,便问说:“琴中有何谤毁,朕尚不明。”

    妲己将琴中之意,细说一番。

    纣王大怒,即喝左右来拿。

    要将伯邑考处以极刑。

    此时,伯邑考面不改色奏曰:“臣远有结句一段,试抚与陛下听完。”

    说着,继续扶琴。

    词曰:

    “愿王远色兮,再正纲常;天下太平兮,速废娘娘!”

    “妖气灭兮,诸侯悦服;却yin邪兮,社稷康宁!”

    “陷邑考兮,不怕万死;绝妲己兮,史氏传扬!”

    作歌毕,回手将琴隔侍席打来,只打得盘碟纷飞。

    妲己故作娇弱。

    将身一闪,跌倒在地。

    惹得纣王更是盛怒难消?

    “好匹夫!猿猴行刺,被你巧言说过,你将琴击皇后,分明弑逆,罪不容诛!”

    喝左右侍驾曰:“将此子拿下摘星楼,送入虿盆。”

    妲己见纣王这等暴怒,心中甚是满意,只是方才伯邑考还要打她,叫她记恨,又生毒计,乃叫停曰:“陛下且将他拿下楼去,妾身自有处治。”

    纣王听妲己之言,把伯邑考拿下楼。

    妲己命左右取钉四根,将邑考手足钉了,用刀碎剁。

    一声拿下。

    便将其手足钉了。

    伯邑考大叫,骂不绝口:“贝戋人!你将成汤锦绣江山,化为乌有!”

    “我死不足惜,忠名常在,孝节永存!”

    “贝戋人!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后定为厉鬼,食汝之魂!”

    声声痛骂在此间回荡,不绝于耳。

    只可怜孝子为父朝商,竟遭万刃之刑。

    不一时,已成肉酱。

    纣王遂命左右付于虿盆喂了蛇。

    不想那妲己道:“不可,妾闻姬昌号为圣人,说他能明祸福,善识阴阳。”

    “妾闻圣人不食子肉,今将伯邑考之肉,着厨役用作料做成肉饼,赐与姬昌。”

    “他若食之,说明此人妄诞虚名,祸福阴阳,俱是谬说。庶可赦宥,以表皇上不杀之仁。”

    “如果不食,妾请当速斩姬昌,恐遗后患。”

    这番话一出。

    叫纣王频频点头。

    显然颇为赞赏。

    ——那姬昌确实是他的心结,当日所言,真叫他久久不能释怀,不然何以将其囚羑里数年之久。

    于是道:“御妻之言,正合寡人心意。”

    遂命厨役速将肉作饼,差官送往羑里,赐与姬昌。不题。

    ……

    此时。

    那灌江口,杨府。

    杨戬和哪吒日夜钻习《抡语》。

    时而论道,时而吵架,时而演武……一连数日,恐法越发精深。

    这一日,杨戬指《抡语》一页,向哪吒说道:“哪吒兄弟,我发现有一大杀器,名曰道德感化砖,不知是否是出自于师伯祖的八景宫啊。”

    哪吒凑过去一看。

    【恐道神器之道德感化砖:四四方方,棱角分明,长十寸,宽六寸,厚四寸,红彤彤耀人眼目,冷森森令人胆寒,近守远攻两相宜】

    四四方方,棱角分明?

    长十寸,宽六寸,厚四寸?

    近守远攻两相宜?

    这东西我有啊!!!

    哪吒祭出当初师父太乙真人给的法宝金砖。

    在手上掂量了一下。

    嗯,正合适。

    就是颜色有些不一样。

    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今天开始它就改名叫道德感化砖了。

    杨戬看到哪吒不回应,反而掏出金砖拿在手里,顿时脑中闪过一丝明悟。

    ——莫非……师叔记载的道德感化砖并非特指,而是泛论??

    但这不就是板砖吗?

    但是这玩意是恐道的大杀器?

    恐道中人用这玩意儿打架?

    他有些难以置信。

    但转而想到,以前母亲还在,自己一家人生活在凡间的时候……

    那时候一家五口住在一起。

    大哥也还活着。

    只不过大哥似乎从小就有些自虐倾向。

    也可能是练武练傻了,总是拿板砖拍自己玩。

    所以我也学会了拿板砖拍大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