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就是说还没有写出来咯? 如此说来,书中恐子的身份…… 哪吒顿时想到在书中看到了一句话——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三十个人才配让我站起来打,要是四十个人,我冲上去打一点也不犹豫,要是五十个人,会被我打得以为他们遇到了他们的天命,要六十个人在我耳边说好话,才能让我消气,要是七十个人围攻我,我就能随心所欲的乱杀了】 这与姜师叔方才的行事作风颇有些相似啊。 莫非师叔就是恐子? 这个念头一起,就在哪吒的脑海中久久环绕不散。 是了,没错! 师叔就是恐子啊! 至于为什么师叔在昆仑山修道四十年都不显山不显水? 因为师叔不愿意显露啊! 师叔以恐子的名义在《抡语》中说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书中给出的注释是: 我不想打的谁都别想动。 但显然师叔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啊! 那就是……我不想做的事情,谁也别想强迫! 正如师叔现在不愿意去封神一样! 师叔这是身体力行地在教导我,希望我能够领会《抡语》的精髓,将恐学发扬光大啊! 我万不能让师叔失望!! 一念至此。 哪吒看向姜尚的眼神也是越发的尊敬闪亮起来。 而顶着这般眼神的姜尚却是有一丝不自然。 甚至有些后悔把《抡语》交给哪吒了。 好好的孩子…… 居然被自己给忽悠瘸了…… 之前虽然思想有些偏颇,可也还不至于如此,现在就真的是往某种方向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姜尚转念一想。 又释然了。 因为物理之路是没有回头路的。 既然在遇到自己之前哪吒已经初步涉足此道,那自己也只是帮助早日小哪吒更进一步罢了。 而且没看到哪吒在翻阅了《抡语》后,眼神中仇恨和阴郁都消散不见了吗? 可见物理与《抡语》的魅力啊! 所以自己这是再做善事!! ——当然,这也就是因为姜尚不知道哪吒此刻心中的想法,以及将来会因此而惹出怎样的风波……不然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抡语》给抢回来,然后销毁掉。 (大佬们,求下推荐票,月票,谢谢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