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穆斯塔法-《大明小公爷》
第(2/3)页
“因为我没有从正规的港口走,当地水军也无法处置,只能让我到京城,来寻找门路……”
李云睿听了之后,陷入了沉思。
堪合是明朝海外贸易的一种特殊称呼。
元朝时,日本拒绝臣服蒙古人,还是以汉人为尊,因此忽必烈曾两次远征日本,结果都是大败而归,因此元朝朝廷就断绝了与日本的所有往来,不仅仅是政治,还有经济。
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匮乏,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很多物资都从中原这边进口到日本的。元朝把两国的经济一断,搞得日本国内民不聊生,很多人就铤而走险,当起了海盗,开始劫掠往来船只,时不时从山东、杭州、宁波、福建等沿海地区登陆上岸,开始劫掠当地百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倭寇。
元朝的时候,倭寇大都是日本人,是真倭。
到了元末明初,有很多沿海地区的人,看到机会,于是纷纷下海当起了海盗,这个时候,倭寇就是真假难辨了。
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倭寇趁着元朝军队和各地义军大战,抽不出身来对付他们,就开始肆无忌惮地登陆抢劫,规模越来越大,越演越烈。许多沿海的百姓,纷纷当起了带路党,内外勾结,祸害地方。
朱元璋定鼎天下,登基为帝后,为了防沿海百姓出海为匪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禁海,明令“片帆不得下海”,禁止大明百姓出海经商,也禁止外国商人到大明经商。
这个政策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倭寇之祸,但妨碍了国家间的交流。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朱元璋独出心裁地启用了堪合贸易。
古代调遣军队﹑车驾出入皇城﹑官吏驰驿等均需符契文书,上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用时将二符契相并,验对骑缝印信,作为凭证,这就是勘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