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当铺-《大明小公爷》


    第(2/3)页

    李云睿看了看李桑海,李桑海有些郁闷,以前出门都是李云睿让李桑海去账房那里要钱,然后再出门,需要付钱了,李云睿下了命令,李桑海才会付账。今天出门,李云睿根本没让李桑海去账房支钱,所以一群人只能跟着李云睿吃霸王餐。

    听了李桑海的解释,李云睿满头乌鸦飞过,上辈子出门不带钱,是因为有手机,所以养成了这个坏习惯,这辈子第一次出门,就没在意。

    “那啥,景昌,你有钱吗?”李云睿瞪眼看着徐景昌,阴笑道。

    “我没钱,我也不知道你今天要带我出门啊?”徐景昌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李云睿深吸了一口气,抬头向周围看去,巧了,前面十多米的地方,有一个当铺,没办法了,江湖救急,只能出此下策了。

    “掌柜的在吗?”李云睿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当铺,当铺门口悬着“富恒典当”黑底金字招牌。

    这家富恒典当铺规模不大,柜台用栏杆拦起来,开了两个一尺见方的小窗口,后面站着两位朝奉。柜台外,有一名招呼的伙计。

    见到李云睿的第一眼,伙计就看出了李云睿的身份不简单,赶紧上前说道,“这位小爷,是要当东西吗?”

    “对,不当东西,我到你们这里来干吗?你们掌柜的在吗?”李云睿扭头看了看伙计,没好气的说道。

    当铺起源于南北朝,一些寺院利用手上的钱财,收取百姓的动产作抵押,进行放款,然后收取高额利息。后来,慢慢演化成“质库”、“质肆”、“解库”、“长生库”,到了明朝改成典铺、当铺,又或者典当铺。

    对于当铺,李云睿没啥好感,在他的知识体系中,当铺就和黄世仁一样,都是吃人不吐骨头。说白了,典当铺就是一个放高利贷的机构,九出十三归、一去千万尽、利滚利都是这群孙子搞出来的。进当铺的人,大都是或为穷困所迫、或为解燃眉之急,虽知是火坑也不得不舍身。

    “这位爷,掌柜的今日不在,如果您有东西要当,可以让我们的两位朝奉,给您估一下,我们富恒当在南京城可是出了名的童叟无欺。”伙计满脸堆着笑,给李云睿解释道。

    在伙计的带领下,李云睿来到了窗口前,李云睿将腰上的玉带解了下来,扔到柜台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