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这完全就是在做梦,我的朋友。”中校毫不客气的对郭波说到。 “这个又有什么问题?中校。如果是钱的话,我前面已经说明了,办教育的钱可以由民间出资……”郭波似乎有些茫然。 “与钱完全没有任何关系。”莫非对自己的合伙人的反应有些头痛。他第一次觉得,是不是自己给他加的担子太重,以至于使他的脑子出现了什么毛病。“我的朋友,你打算到什么地方去为这些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找到足够的老师?以上帝的名义,即使每所学校只有10名教师,我们也需要3万5千名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现在郭波终于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这个,中校……”他很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自己的头,“我是照着2005年四川和重庆的中小学数量,再除以10来制定的计划……”越说,他的头埋得越低,声音也越发的小了下去。 “什么!2005年的10%……”现在莫非中校的脑子整个就是晕忽忽的。2005年的10%!以上帝的名义,这种事情也许真的只有上帝本人来才能完成。“我的朋友,你真是太疯狂了,我现在真想掐死你。”他不满的敲着桌子。 “好吧,好吧,中校,我知道我错了……我这就改,ok?”郭波一边说,一边拿起笔在文件上写了起来,同时说到:“将小学和中学的数量减少一半,技术学校数量保持不变,这怎么样?” “我的朋友,我认为你最好重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听出了莫非中校话里的不满,郭波只好让步。“那么,我回去重新考虑一下好了。”他收起了笔,同时放下了文件。 “我的朋友,你最好还对教育模式进行一下改革――我猜你制定的教育模式是照搬的你那个时代的,也许并不合适。我的建议是,初级教育,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9年,然后分成三类,技术专门学校,中等专科学校,高级中学,再往上,才是大学。”也许是发现自己刚才的语气有些不大对,莫非让自己的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当然,你最好找一个教育专家来帮一下你的忙。” “教育专家?”听到这个词,郭波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人,“对,我想到了,教育专家,陶行知。见鬼,我怎么把他忘记了!”当然,30年代中国的教育专家并非陶行知一个,但以郭波接受的教育,他也就只能想到他了。 “谢谢你提醒我,中校,看来,我可以省掉很多力气了。”郭波兴奋的大笑起来。 ※※※※※※※※※※※※※※※※※※※※※※※※ 郭波的兴奋不是没理由的,他知道,陶行知目前正被南京政府通缉,现在正在日本避难(发生在1930年4月的事情),这样,只要他诚心的邀请,陶行知是没有理由不到重庆来的――不来重庆,就等于失去一个实践自己的教育模式的机会,陶行知几乎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自己得到一个教育专家的帮助,那是百分之百的事情。 那样,自己就可以扔掉一堆烂摊子了。所以,郭波非常的兴奋,所以,他的语气也就变得异常的轻松起来。“中校,你还有什么看法,都说出来吧,我已经等不及了。” “我的朋友,难道你没察觉一个问题吗?”莫非微笑着。 “什么问题,快说,我亲爱的中校。”郭波催促着。 “你没发现……”郭波的要求越是急切,莫非的语速就越缓慢,“……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吗?” 被他这么一提醒,郭波立刻感觉到,自己的胃正在不断的发出严重的抗议。“你说得没错,中校,我饿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