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旧痛新伤-《我的名字,你的姓氏》
第(2/3)页
聂谦没和她争,让出床边的位置:“也不用按太久,待会儿还是去床上躺着,我先回去了。”
“谢谢你,你的风衣。”
“放这儿吧,又没被子,搭在身上,小心感冒了。有什么事,还是马上给我打电话。”聂谦顿了顿,加上一句,“不管是什么事。”
甘璐感觉再说谢谢已经很虚伪了,只得点点头:“回去休息吧,开车小心。”
第二天,甘璐给学校打电话请假,把课调到下午。王阿姨一早就拎了早点赶到医院,甘博必须空腹等待做检查,甘璐在王阿姨的劝说下,勉强吃了一点儿粥,果然马上就犯起了恶心,只好冲去洗手间,回到病房时,却看见甘博与王阿姨同时看着她,竟然都带着点儿喜色。
“璐璐,你是不是有了?”王阿姨小心地问她。
甘璐看着她和父亲脸上的期盼之色,一阵说不出的难受,鼻中发酸,只得强忍着点点头。甘博马上喜上眉梢:“璐璐,你怎么不早说,昨天还在这里熬了一晚上,快坐下快坐下。”
甘璐无可奈何地坐下:“还不到50天,没事的,你好好躺着是正经。”
“你看你的额头,青紫了这么大一块,以后走路都得小心。”王阿姨叮嘱她,她笑着点点头,将刘海拨过来一点遮住那块地方。
甘博长吁短叹:“我这病来得真不是时候。唉,尽给你添乱。修文呢,怎么这个时候还出差不回来吗?”
“他快回了。”
说话之间,护士拿来一迭检查缴费单据,王阿姨说她去,甘璐连忙拦住她:“您也这么大年纪了,别楼上楼下地跑。还是我去,现在活动没什么问题,我会当心的。”
她缴清费用后,再租用了一个轮椅,和王阿姨一道送甘博去做各项检查,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很多检查结果都不是当场能够拿到的,她只得把手机号码写下来,嘱咐王阿姨,有什么事马上给她打电话,她先去上班,下班后再赶回来。
甘璐合衣在病床上将就了一晚,自觉样子憔悴而狼狈,先回了一趟家,快速洗澡换了衣服,再打车去学校,刚到校门口就接到尚修文打来的电话。
“璐璐,吃过饭没有?”
她含糊的“嗯”了一声,想起已经过了开饭的时间,转身向街道另一头的永和走去,准备强迫自己多少吃一点儿。
“我明天回来,你要是没胃口,还是让胡姐给你做饭送过来,现在一定要保证营养。”
她疲倦得没力气说什么,只再“嗯”了一声:“回来再说吧。”
尚修文的电话倒是提醒了她,她打电话给胡姐,请她帮忙炖一点儿清淡滋补的粥,做三个人的饭菜。
“小尚今天要回来吗?那我去买点基围虾……”
“不是啊,胡姐,我爸生病住院了,别做海鲜,现在还不知道需不需要忌口,做一点家常菜就可以了。”
“什么病啊,要不要紧?住哪家医院?要不然我做好送过去吧。”
“在三医院,不麻烦你了胡姐。对了,你帮忙买几个大号保温饭盒,做好以后装起来,我五点半回来取了带去医院。”
胡姐连忙答应下来。
甘璐心神不宁地上完下午的课,并没接到王阿姨的电话,她安慰自己,大概爸爸的病情并没想象的那么严重。
下班后,她急急回家,取了胡姐包得妥妥贴贴的饭盒,再连忙赶去医院,甘博已经正式住院,病房不比昨晚的观察室,里面放了六张病床,住得满满的,带着医院特有的混浊气息,甘璐一踏进去,就一阵烦恶欲吐,只能强忍着。
王阿姨说检查结果在医生那里,只肯跟直系亲属讲。她嘱咐他们先吃饭,自己去医生办公室打听。
主治大夫姓赵,是位胖胖的40来岁男士,调出病历和检查结果,面无表情地一边看一边说:“你要有思想准备,你爸爸的病情并不算乐观。”
甘璐顿时有点儿腿发软了:“大夫,他到底是什么病啊?”
“他长期饮酒,慢性酒精中毒引发肝硬化,同时伴有轻度肝腹水,已经进入了肝功能失代偿期。”
上一次甘博住院开刀,甘璐收到医生的警告后,曾去查过资料,对这个病症意味着什么是有概念的。她心烦意乱,隔了一会儿问:“那他吐血是怎么回事?他九年前吐血,胃开刀切除过一部分,会不会胃又有了问题?”
“上消化道出血应该是因为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也是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再住院观察一下,必要的时候,得做胃底静脉血管套扎手术。”
“他的胃还能动手术吗?”
“看情况吧。”
赵医生说话十分简略,显然并不打算跟病人或者家属多做解释,说完后就收拾桌面,摆出一副要下班走人的架势,甘璐纵有满腹疑问,也只得抓紧时间说:“我父亲的病情危险吗?”
“这个不好说。肝硬化是不可能彻底治愈的,不发展成肝昏迷或者肝癌就很幸运了。”
甘璐走回病房,一时却不想进去,坐到外面长椅上,呆呆出神。聂谦拎了大袋水果走了过来,在她面前停住脚步:“璐璐,你坐这里干什么?”他看看她脸色,在她身边坐下,“是不是检查结果不好。”
“肝硬化,还有肝腹水,医生说不乐观。”
“现在的医生都是提前把最坏的结果讲出来。治得好是他们医术高明,治不好也有理由可扯。这家医院规模小,还可以转去大医院请专家诊断,你何必悲观成这样。”
甘璐正要说话,却一下怔住,只见尚修文陪着他母亲吴丽君走了过来。
甘璐站起身:“妈,您怎么来了?”
尚修文看到聂谦,略微意外,却保持着平静,对他点点头:“聂总你好。”然后转向甘璐,“我打电话给胡姐,才知道爸爸生病住院了,我马上赶回来了。妈不放心,也过来看看。”
甘璐说:“谢谢妈妈。修文,昨天晚上是聂谦帮我送爸爸来医院的。”
尚修文马上致谢:“谢谢聂总,让你费心了,一块儿进去坐坐吧。”
聂谦也站起了身,微微一笑:“我是璐璐的老同学,举手之劳而已,尚先生不用客气,”他将水果递给尚修文,“那我就不进去了,再见。”
甘璐连忙说:“你等一下。”她匆匆跑进病房,将聂谦的风衣取出来交给他,“谢谢你,本来应该给你拿去干洗再还你,可实在抽不出时间。”
聂谦笑笑:“你照顾好自己,我走了。”
甘博看到吴丽君过来,颇为吃惊,连忙撑着要坐起来:“璐璐这孩子不懂事,怎么还麻烦您特意来一趟。”
“璐璐已经很懂事了,你躺着别动。”吴丽君站在床尾处,淡淡地说,打量一下嘈杂的病房,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检查结果出来了没有?”
甘璐自然不想当着父亲的面说什么:“出来了,医生说没什么,就是有几个指标有问题,看样子得住院好好调养一阵子。”
甘博忙说:“没问题的话我就出院回家休息好了,何必要住医院里。“
王阿姨也随声附和着:“是呀,这里太不方便了。”
甘璐勉强一笑:“这得由医生说了算。”
“医生当然巴不得我住院。璐璐,你现在应该多注意身体才好,不适合经常往医院这种地方跑。”
尚修文笑着说:“爸爸,您还是听医生的比较好,我会照顾好璐璐的。”
这时一个五十来岁的矮个、半秃顶男人出现在病房门口:“吴厅长,您怎么不打个电话过来,要不是刚才出去碰到您的司机,我还不知道您来了。”
吴丽君点点头:“刘院长,我们去你办公室吧,你把这位病人的主治医生找过来,顺便带上检查资料给我看看。”
在刘院长的办公室,吴丽君一边翻看着那一迭检查报告单,一边听赵医生讲述着诊断意见。他说的基本上与刚才告诉甘璐的没有什么两样,但态度认真,语气也委婉审慎得多:“肝硬化是个不可逆的过程,需要对症治疗,延缓发展,减少并发症。一般来讲,有40%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只要出血量不大,能自行止住,不见得非要做静脉血管套扎手术。”
吴丽君将检查单交还给他:“谢谢你,赵医生,辛苦了。”
赵医生一出去,刘院长马上说:“吴厅长,我马上安排转院吧。当然了,不是我不想负责任,赵医生也是我们医院的业务骨干。不过市中心医院的肝脏专科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力量都很强,外科邱明德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在全国都排得上座次。术业有专攻,转过去更有利于治疗。”
吴丽君微微点头:“你安排吧。”
刘院长立刻去打电话安排车辆和随行医护人员。
“谢谢妈。”甘璐小声说。
吴丽君并不看她:“一家人,不用说谢谢。你现在照管好你的身体最重要。你父亲的病是慢性病,需要详细检查,愈后是有一个过程的,不用急。”
这已经是甘璐听过的婆婆说得最体贴的话了,她默默点头答应下来。
甘璐刚才坐在走廊上时,就想过准备去求吴丽君帮忙,她在省卫生厅担任副厅长,安排转院并找专家会诊没有任何问题。当然,上周才那样当着婆婆的面闹了离家出走,转头再去求她,确实需要厚起脸皮,但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自尊心的问题了,她只是在努力组织措辞,想是不是应该先通知尚修文回来说更有效一些。
现在根本不需要她开口,甚至吴丽君都没直接开口,刘院长已经自动将事情安排妥当,她再怎么不是滋味,也当然只有叹服与感激的份了。
吴丽君先回了家,这边转院手续很快办好,一位副院长亲自等在市中心医院住院部门口,马上安排甘博住进了一个放了一张病床、一张陪护床位的单人病房。邱教授也赶了过来,翻看了从三医院转来的病历和检查报告,告诉他们,他认为那边医生做的诊断基本没什么问题,至于下一步治疗,还得再做几个相关检查,再确定治疗方案。
邱教授走后,甘博显得十分不安:“璐璐,是不是我病得很严重?要摆出这么大阵势,又是转院又是找专家的。”
“爸爸,您别乱想,这边条件比较好,有利于您尽早康复,而且璐璐到这里也很方便。她现在的情况,并不适合到处乱跑。”
尚修文含笑安慰岳父,他一向有让人镇定信服的力量,甘博倒安心了一些,却又想起了什么:“单人病房一定很贵,没必要花这个钱,换普通病房就可以了。你们马上要生孩子了,不能浪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