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耕者有其田(求追读)-《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第(1/3)页

    崇祯元年腊月二十三,陕甘、河南、山西等地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有七八支义军,突然揭竿而起,一路打土豪分田地,快速向秦岭方向汇聚而去。

    要求有两个,那就是‘清君侧、除阉党、拥护皇上’,和‘耕者有其田、种田不上税’!

    一时间,西安府四面皆敌.

    刚刚升任陕甘三边总督的洪承畴,一边飞报朝廷,一边调集重兵,对各路义军进行围追堵截……

    而始作俑者,便是草包皇帝朱由检。

    他想好好败家,就得想办法稳住大明朝这个基本盘;而这个大明朝目前的根本矛盾,并非什么建奴、高丽,也并非党争。

    而是,老百姓没饭吃。

    但凡有一口饭吃,能有一条活路,哪个百姓愿意跟着那些野心家们去冒险,将自己那颗大好的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去造反?

    ‘耕者有其田,种田不上税。’

    ‘免去天下十年田赋!’

    这两句话的杀伤力太大了,对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大明百姓来说,无异于一句充满魔力的咒语,一下子就成为这支义军的战斗纲领。

    至于说‘清君侧、除阉党、拥护皇上’,不过是口号罢了,满朝文武,谁都没当回事。

    甚至,就连魏忠贤听了,也唯有苦笑一声。

    同时,在朱由检的暗中操纵下,起义队伍迅速发酵、膨大,在短短十几天里,就一发不可收拾。

    有人登高一呼,应者如云。

    不到几天时间,起义军队伍就壮大到了八万人。

    这八万人中,有将近三万人是主力,在一名神秘的面具男的率领下,破城踏寨,势如破竹,迅速占领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一线。

    横跨陕甘、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并留下一部分义军,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拿起枪,是兵。

    拿起锄头,就是民。

    让官府有痒痒,偏生又挠不到地方,只能空自难受。

    其主力队伍,则快速西进,挺进到秦岭一线。

    这支农民起义军,完全有别于高迎祥、王和尚等人的‘闯王义军’,不仅不会滥杀无辜、祸害地方,反而担负起地方治安,比官府还管用。

    打土豪,分田地!

    顺带着剿匪、抓贼、修桥补路、开采煤矿……等。

    朱由检想通了,与其让别人造反,最后把他这个草包皇帝逼上煤山,无可奈何的挂在那棵歪脖子树上,还不如自己造反算了!

    而且,要造反,就干脆彻底些。

    李自成、李岩等提出的‘闯王来了不纳粮’算什么?

    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耕地,纳粮不纳粮,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根本就无所谓,反正都是死路一条。

    打土豪,分田地!

    耕者有其田,活着就有一口饭吃!

    很简单的诉求,但却很要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