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童-《穿越从武侠开始》


    第(2/3)页

    平凡子弟被鬼神之说迷住内心也说的去,堂堂一代创教真人,一生要做得就是成仙成道的人,怎么可能真信自己遇到真鬼神呢,凭他的知识智慧,凭他的自持自信都没有能有所真成,哪会轻易相信一个人就是仙。

    要真如此不堪那他这么多年的努力修行不就是一场笑话,故而王老道士更相信自己,认为这是一个自己不明白的意外。

    可让王老道士随后更惊奇的是,他抱着的那个小孩儿,一路之上不哭不闹,不声不响,吃喝拉撒似模似样,更是喜欢谨慎的不停用审视得漠然目光探查周围的一切,那小心翼翼的模样,让王老道士哭笑不得,想他武功天下第一之人,修仙问道之辈,灵觉不要太强,怎么会被小孩子轻易瞒过。

    于是王老道士就开始觉得,这孩子是个生而有神的人,天生的修道之辈,孩子在随后几年中与众不同的聪慧表现也更让他相信这一点,以致让他认为这孩子是命运给他用来承受衣钵的,他的期望,他的要求,他的理念,就连为孩子取得名字里,都可深深表露而出。

    王重阳学贯儒释道,三教通而悟全真,所以当时见这孩子生而漠视众生之后,便期望他悟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天道,以不仁之心体验世事而反成大仁,加上传承自己的姓,便取名王处仁。

    又见孩子天生喜静,不烦不燥,便期望他可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从而守住虚无清静的修道之心,就取字守中。

    发现他生活中言行也似乎都含有空的禅理,就更期望他将来能修炼达到虚极静笃之境,“至虚者,天之道也”,道号虚极子,可见王老道士对孩子地期盼已经多么深远,目标远远是天道之极了。

    为此,自从王老道士有了这个孩子之后,除了到非离开不可的必然情况之下,像闭关、出恭什么的,不然他真是寸步都不舍得让孩子离开,打坐要带着,睡觉要带着,早晚课更要带着,就算早晚课时没法打坐念经了也都要抱着,那珍惜得程度,都差点让周伯通跟年轻的全真七子吃味了,好似有了这个孩子,徒弟、师弟都不重要了一般。

    更可恨的是,王老道士,怕自己珍惜如宝的徒弟被自己没修道天赋的师弟,修道天赋不高的七个徒弟影响到,成为一个只知道练武强身,好比武打斗的蠢货,对那八人真是能避则避,不能避也绝不让他的虚极子徒弟与他们多接触,防着八个人跟防着贼一样,就怕他们教王处仁或王处仁去跟着他们去学那末流手段的武学。

    等王处仁五岁之后,王老道士更是逼着王处仁学他本打算放弃传承得“先天功”,王处仁求着哭着喊不学都没用,他用各种手段逼着王处仁去背,去理解,好在练习“先天功”的必要条件王处仁还没达到,这才免于王老道士的继续摧残。

    先天功不是王重阳的绝学么,天下一等一的武学,人人都羡慕不可得,为什么王处仁就是不肯学习,这就得从“先天功”的属性说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