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鸟粪-《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2/3)页

    与唐婉儿在一起谈情说爱的时间太过短暂,在与唐婉儿经历了一晚上不可描述的故事之后,第二天郑经便投入到了安置移民的工作当中。

    移民的安置最难的就是土地的开荒,整个承天府都被森林覆盖,想要开垦荒地,首先就要砍伐树木。

    为此郑经特地让铁钉厂打制了上万个长锯,分发到百姓手中用以伐木。这些木料的枝叶树梢都用来生火、烧炭,木料除了用做建房之外,更多的木料都运到了造船厂用做造船的储备木料。

    移民沿着承天府的淡水河、大甲溪、大肚溪、浊水溪、曾文溪几条大的河流,一点点的向内陆砍伐树木。

    前方的百姓在军队的保护下砍伐树木,后边跟着的百姓开始将这些树木的树根挖出来,然后再将土地平整,进行开垦。

    不同于后世有机械的帮助进行开垦,这个时代的垦荒,那就是用人力一点点的与自然作斗争,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百姓永远的倒在了这片土地上。

    也就是这个时代的百姓见惯了死亡,对于自家亲人的死亡多半也会归结与命运。只要官府能够及时抚恤,家属基本上都不会有太多的抱怨。

    整个永历十六年下半年,郑氏上下都在齐心协力地进行着垦荒的大业,最先开垦出的一百万亩土地上,已经种上了一茬晚稻,这一次的种植,郑经霸道地要求所有开垦出的土地都必须要按照自己规定的方式进行育苗、插秧。

    这样的行政命令,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可是还是没有挡住郑经。郑经强硬地表示,这一季的水稻种植必须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种植。

    若是按照自己的种植方式,到了收获的季节,没有之前的种植方式产量高,郑经保证以后绝对不会过问农耕之事。

    按照郑经的要求,郑经亲自挑选了适合育苗的秧田,选种的事不用郑经操心,现在的大明也没有高产稻种,庄稼人对于选种有着深刻的理解,所有的稻种必须颗颗饱满,种子越好长出的秧苗就越好。

    稻种撒下之后在秧田上洒上一层稻壳灰,没有稻壳灰草木灰也可是代替。草木灰是植物钾肥,而且还有一定的杀虫功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