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韬淡然如风道:“此物的制造之法在工部的《将作大典》中就能寻到蛛丝马迹,并没有诸位想的那么难!” 《将作大典》? 不仅阎立本,连工部尚书阎立德都犯迷糊了。 他们俩都能把《将作大典》倒背如流了,怎么会不知道? 陛下这不会是要卖书吧? 他们不由自主地萌生了这个大胆的猜测,旋即发现真有这种可能! 现在水泥制造和兵器制造一样,被列入绝密。 可一旦大唐利用水泥修路的消息传开,九国必想得知。 因为他这一句话,大唐的《将作大典》肯定会大卖。 而且单本的价格势必会提升到极为夸张的地步。 偏偏《将作大典》的内容乏善可陈,并无什么秘密而言。 即使被九国获取也没什么。 他真是生财有道啊! 贺若弼忍不住道:“陛下,用水泥修官道,明明可以在原有官道上修建,可看现在这样子并非如此,敢问为何?” 李韬言简意赅道:“两用!” 从京城到天启城之间,确实有相当一段官道。 但李韬早已告知阎立本,只在官道旁修水泥路,不作覆盖。 原因并不复杂。 水泥路伤马蹄。 原有的官道是经过炒土、夯实等一系列成熟手段铺设,本身就很耐用,也适合战马驰骋,不宜浪费。 新修的水泥路其实是“商道”。 这个时代主要的运载工具是马车。 不过相较于大军调动时常需急行军,可以通过多设驿站,勤换马匹来实现商业畅通。 尤其是在雨天道路泥泞的时候,水泥路的优势会进一步展现出来。 他已经让房玄龄着手制定《商业法》了。 该法会提高商贾的地位,对商税也有明确的要求。 待天启城建成,成为容纳天下商贾之城。 再修好这宽阔的并行官道,大唐的商业必然繁荣。 倘若再打通丝绸之路…… 李韬的脑袋已被不计其数的真金白银塞满。 论发展商业,他是认真的,估计也是十国帝王之中最擅长的。 百官们热议了一番后,张居正率先开口了:“陛下,这官道不仅要往东南修,还要往西北修,内阁愿和百官一起尽快让国库充盈,拨款修官道!” 其他人纷纷附和:“对,修官道!百年大计,在于修路!” 终于明悟了! 朕带你们前来可不仅仅是让你们看水泥的。 是要告诉你们,你们得想方设法让国库充盈起来,得拨款! 难不成让朕一直掏钱修路? 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道:“诸位爱卿都能有此眼光,朕心甚慰。还有一事,朕今早接到消息,宋隋联军已数次小规模出击,意在试探。你们要各司其职,做好兵器和粮草供应。” 随口说了这么一句后,他便回宫了。 留下面面相觑的众臣。 不过他们也谈不上紧张。 因为这是预料中的。 目前唯一的变数是大战何时开启,大秦和大汉何时参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