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曹正淳多有眼力劲,早就留意到他的眼神了。 他立即打了个暗号,让隐藏在附近的东厂番子去查。 众书生都已经完全被这反诗给震撼得热血沸腾了,哪里还会注意这些啊! 一人竟看着李韬痛哭流涕道:“和公子相比,我等真是白读圣贤书了。公子之气魄如五岳,公子之壮志似山河,公子就是我等在这万马齐喑时刻的一缕明辉。”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了?若我等读书人都像公子这般,那昏君怎敢如此放肆,大唐又怎会沦落到这般田地?公子,请受我等一拜!” 说着,他带着众书生毕恭毕敬地拜了又拜。 “共勉!共勉!” 李韬环顾左右道:“我等书生觉醒的时代已经到来,还望诸君奔走呐喊,救我山河!在下就此别过。” “还没问公子此诗何名?” “《弑君》。” “!!!” 这下他不走,众书生都一起催促他离开了。 他们也没再谈诗说词了,三五成群地四下散去。 不过两首反诗已经在他们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很多事注定要因此发生改变了。 李韬绕了一圈,走进醉香楼,密见玲珑。 玲珑指着成箱的金银珠宝道:“这些是奴家这段时间以公子的诗集大兴论诗填诗之风,然后带他们到酒楼、茶肆等地,在他们吃饭、饮酒、品茶中抽取的钱财,那些掌柜的都很照顾奴家,给的很多。” “还有不少馈赠,总计一千贯!请公子带着这些钱财先避避风头。” 这不相当于后世的抽取佣金吗?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赚到一千贯,一方面说明她赚钱有方;另外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书生并不穷酸。 虽然说今年是科举之年,天下学子陆续来到长安。 可他们人再多,能让玲珑这么快就赚那么多,显然不正常。 这在很大程度上又验证了李韬的某种判断。 另外,玲珑这是把赚的钱都给他了。 看得出来,她并不在乎钱财。 结合她这段时间一呼百应,利用诗集在书生中间地位超然来看,她的身份可以说呼之欲出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