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明旨暗诏-《重生之将女为帝》


    第(2/3)页

    “许相逢呢?”

    皇帝又问,“可有派人去南疆?”

    “监视丞相府的影卫,并没有什么发现。”

    安宁答道,“倒是肖大人,前些日子,说是有个余淮的远房表亲来信问候,肖大人得知自己这远房表亲时日无多,让人连夜去了余淮。”

    “肖录?”

    皇帝皱眉。

    “正是。”

    “这个时候去余淮……”

    皇帝想起肖录在朝堂上死咬着晏清私自攻打羌国一事不放,非得要自己治晏清罪的事,心中起了些许的不安。

    他到底想做什么?

    肖录是郭佑宁那边的人,难不成是郭佑宁的示意?

    可郭佑宁人在北疆,让人去南疆争权,争来他也顾及不到,有什么意思?

    忽地,皇帝想起一事,神色顿时冷了下来。

    “再过一月,可就是雨季了?”

    安宁不明白皇帝怎么将肖录让人去南疆与雨季联系上了,    但疑惑归疑惑,答得还是蛮快的:“六七月正是多雨的时节。”

    谷悚

    “余淮大坝重建得如何了?”

    皇帝又问。

    安宁顿时反应过来皇帝在担心什么,    当下也是内心沉重了起来:“如今还未过半。这次羌国突然出兵,    牵制了大量人手,导致大坝的重建一直被搁置。如今战事缓解,才得以重新投入大坝重建的事。”

    大坝还没修好,雨季又将来临。

    南疆多雨,一旦雨落下来,香漳河水大涨,没有大坝防治,到时候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漳怀一带,又将迎来一场灾难。

    昨年的粮食就没能收上来,今年大战国库都掏空了。

    若是今年又颗粒无收,冬日里定然会闹饥荒。

    到时候朝廷还不一定能挪出粮来救灾。

    民怨激愤之下,恐易生民乱。

    然比起这个,眼下皇帝更担心的,还是另一件事。

    当年五家建国时定下的约定。

    如今晏家后继无人,而晏清亦是不知此事;李家已经被满门抄斩。

    听得皇帝先是问自己对端王的看法,跟着又问贤王的下落,安宁心里七上八下,总觉得自己一句话不对,就有可能激怒皇帝,引来杀身之祸。

    “说是找到了贤王殿下马车的残骸,没见着人。”

    安宁小心地答着。

    皇帝皱眉:“一个人的尸体都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