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楚王-《逐鹿大宋》
第(2/3)页
马小知心中奇怪:楚王好好的怎么关心起二十几年前那位辽国公主来了?随即明白:原来他是想对付刘掌门赵思睿小王爷。刘掌门赵思睿入朝、认祖归宗后。得到皇上的支持,在朝中的势力自然是越来越大,成为太子的可能也越来越大。楚王不敢明着和他对抗,以免和皇帝大哥翻脸,只好从侧面寻找突破口。
楚王自然会想到,皇上如此看重赵思睿小王爷,中间肯定有什么隐情。想起了二十几年前辽国公主地事后,他隐隐约约就能猜出个大概。皇上当年的风流韵事。他这个做弟弟的肯定知道。于是他就想从辽国公主入手,弄清刘掌门赵思睿小王爷的身世。若是朝中大臣知道了刘掌门乃是当今辽国国主的亲侄子,那皇上就再也不敢提让赵思睿做太子的事。
马小知觉得好笑:楚王啊楚王,只怕你是白费心机。从刘掌门赵思睿小王爷认识玉卿妹妹的那块玉来看,辽国国主耶律宏基肯定早就知道了刘掌门的身世。并且已有来往。耶律宏基知道,萧摩呵是他地心腹大臣,又怎么会不知道?你跑来找他打听,只怕是象问道于盲一样。问道于存心想骗你的人了。
转而又想:楚王这样老谋深算的人,就是不知道其中的一些隐事,也该想得到,他这次存心来受骗,表面上是来帮辽国人寻找公主,暗地里含着打探刘掌门赵思睿身世的意思,可本意却是想探听一下辽国国主是否已知道妹妹下落,再从这上面寻找刘掌门赵思睿身世的蛛丝马迹。
自从拜王管家为师后。马小知猜测别人心里想法的能力是越来越大,再加上他是个棋道高手,心思缜密,故而心思稍微转了几转,就把楚王的心意算了个一清二楚。
他心里又开始奇怪:楚王何必去费心费力地打听?既然已经想到了这些,那何不在京城内散布谣言,说赵思睿是辽国国主地侄子。如此一来,赵思睿倒要竭力证明自己的身世。那时楚王的一班人再跟进。对赵思睿的身世以质疑的方式刨根问底。一来二去,就能查个水落石出。
随即又想到。当今皇上既然想帮自己地儿子争太子之位,自然也想到了这些,他肯定已经将那些地方弥补得天衣无缝,说不定皇上连怎样对付别人造谣言的招都想好了。楚王有鉴于此,才不敢轻举妄动的吧?
想完了这些,他就仔细听那萧摩呵是怎么应付楚王的,从中倒可以看出这个萧摩呵地才能。只听楚王道:“萧大人乃是辽国老臣,自然清楚公主的长相、特征,以及随身带的物事。萧大人将这些告诉本王后,本王可以命我大宋官员仔细寻访。”
马小知心中赞了一声:楚王的这招高明!先把辽国有一位公主在大宋的事在天下官员面前着重提出来,让大家心里有一个印象。到时揭穿赵思睿的身世时,大家心里因为先有了底,就会觉得顺理成章:辽国公主是个女的,那就会有儿子,哦,儿子原来就是赵思睿小王爷啊!每个人接下来会心一笑。笑完后赵思睿想做太子的希望就灰飞烟灭了。
到时皇帝要是怪罪下来:是谁多事,去找辽国公主地?大家就会都说:是辽国人让我们找的!皇上想怪人都怪不到。
楚王的这招高就高在每一个圈套都是别人必须要钻的,萧摩呵已经不得不钻了楚王的第一个圈套,接下来就看他怎么解套了。若是他一味地往里钻,那他就是个庸才,若是急着想出套,推说找公主那是我们辽人的事,不劳你费心,那就是个大庸才,楚王就能据此猜测出辽国公主已经知道妹妹的下落,并且已有来往,接下来只需派人跟踪辽国所有来大宋的人,就能找到公主地下落。赵思睿是公主儿子,母子连心,他肯定会时不时地去看望一下娘亲,那时……,嘿嘿。
马小知就听那萧摩呵怎么说。萧摩呵显然也想清楚了这些事,于是沉吟起来。马小知听了许久,都没听到他说一句话,不禁觉得好笑:笨!你不说话,只怕比说话暴露地事还多!不过以此推断,萧摩呵心思倒也缜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