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宝藏-《逐鹿大宋》
第(2/3)页
马小知见高万峰已经派人来。就故意跟众人说江湖上关于“血昼谱”中隐藏着南唐大宝藏地事。说到宝藏、血昼谱等词时,他故意将声音提高,让那些高万峰派来的人听到。
转了两天,他又在家休息了两天,好像已有头绪、正在家准备的样子。想起高万峰此时肯定十分担忧,他不禁觉得好笑。
他在山中转了两天后,这时在家,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金陵城外那么多山,当初南唐后主李煜的重臣柳轻侯埋宝时,究竟选的是哪三百六十一座山作为棋盘上三百六十一点地?
若是不知道这个,只怕就是有了血昼谱,以及后面的二十一着正解和各种误解,也找不到那个宝藏!
不个自己知道了这一点,柳轻侯自然也应该想到。那他肯定用了什么方法,将那三百六十一座山做了标志,以利于李煜的后人过来寻宝。只是这种标志究竟是什么?藏在哪里?会不会也藏在那些正解或者误解里?
若这些标志不是藏在那里,那这处南唐的宝藏只怕再也没人能找得出来了。若藏在正解与误解里,那该怎么找?
马小知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头绪。以前他穷地时候。经常想靠着自己的本事,从那“血昼谱”中找出正解、误解,然后将宝藏挖出来,如今他已做了永嘉派掌门,一年有几十万两银子的进项,从“血昼谱”中挖出宝藏的心思,倒不象以前那样热切了。于是最后他索性放下,不再去想。
这天他坐在客厅里。想到高万峰此时一定心绪不宁,怀疑自己已经找到了宝藏,不禁好笑。这时孙机带着五位长老一起过来。孙机与五位长老个个神色凝重。马小知觉得奇怪,出了什么事了?
任渭南长老却将一张谱纸递给了他,然后道:“掌门,这是高万峰昨日在茅山道观里与那道士对决地谱。”
马小知将谱接过来,看也不看,就放到桌上。然后道:“怎么了?有什么古怪?”
任渭南长老叹道:“以前我们六位长老中,最少有三人可以制住高万峰。可从这局谱看来,如今我们已都不是他对手了。高万峰的功力忽然暴涨,不知道是为什么。”孙机与其他四位长老顿时神情肃穆。大家都是高手,自然知道其中厉害。
马小知急道:“真的?你们确定?”孙机与五位长老这时都点了点头。马小知还是不相信。立即拿起棋谱看了起来,高万峰的功力果然比以前精进了许多,这才信了。
孙机与五位长老这时忽然更加吃惊起来!原来马小知看完谱后,居然大夸:“涨得好!涨得好!”夸完后就哈哈大笑。
他原来还担心高万峰生性谨慎。不肯按那假地心法入定。现在看来,他终于沉不住气,也钻进了王管家设下的圈套里。既然他都入定过了,那玄武派的一干好手,自然个个也入过了定。
吴两峰长老这时吃惊道:“掌门,你没事吧?”马小知笑道:“我有什么事?”吴两峰长老急道:“以前高万峰斗不过我们,而我们又是你的手下败将,那秦淮河边夫子庙之战。你可谓稳操胜券。如今高万峰功力上涨了许多,我们也不是他对手,只怕你顶多也只和他旗鼓相当,你怎么还这么高兴?”
马小知一笑,问大家:“你们是不是很奇怪?”孙机与五位长老都点了点头。马小知本想将王管家地计策告诉大家,只是这一招实在过于毒辣,说出来只怕不好。再说五位长老这段时间正在金陵城内与人应酬,若别人说起高万峰功力上涨。他们不惊奇。只怕会被玄武派的人察觉。
于是也不说破,等五位长老走后。才对孙机说了,孙机这时才明白马掌门当初为什么会说等玄武派的人来请永嘉派开分堂的话,玄武派高手尽亡后,剩下地弟子,那时失了依靠,永嘉派只要用心招纳,自然能让他们全部归顺。他不禁叹气:“高万峰毕竟是一代宗师,如此倒是可惜了。”
接下来,马小知依然带着云娘、岳父柳发财、王二王三等人骑着马游山玩水。这一日路过一处村庄。一位六十岁不到员外模样地人正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看到马小知,他不禁一楞。柳发财这时也看到了那位员外,脸上顿时露出喜色,立即拉着马小知朝那位员外过去。
马小知正不知是怎么回事,就听岳父高声道:“王大人,怎么这么巧,在这儿遇到你?王大人一向可好?”又对马小知道:“这位是原金陵府司理参军王义山王大人,以前我俩来金陵为你爹申冤,王大人帮了大忙。”
马小知想起岳父对自己说过,自己的父亲死后,王义山大人念及父亲往日地恩情,竭力帮自己给父亲报仇,只是高万峰势力太大,才没有成功。于是赶紧上去拜见。
谁知王义山见到马小知与柳发财,神情却显得十分冷淡,只是不冷不热地回了句:“原来是柳翁、马公子,这么巧。”就不怎么说话了。他地眼光中甚至露出了厌恶。马小知不禁十分奇怪,当时就想:难道是王大人后来受我父亲案子连累了,这才迁怒与我和岳父?
于是他赶紧道:“王大人义薄云天,晚辈十分佩服。晚辈一直想报答大人当初的恩情。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没想到今天巧遇,皇天果然不负有心人。”
谁知王义山脸上带着鄙夷,挥了挥手道:“马公子取笑了。在下当初也没尽什么力。至于报答,那就免了。”
马小知心中更加奇怪,于是也不说话,先掏出五千两银票,恭恭敬敬地送了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