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接头暗号-《抗战之责》


    第(2/3)页

    “不错,局座,您有什么吩咐,上刀山下火海,属下决不含糊!”见张旭这么激动,还在思考那个叫田万章的是怎么回事的肖彦梁心里一动,跟着站起来向黄长羽表明道。

    张、肖两人的表白,让黄长羽既感到放心又感到兴奋。有多长时间没有这种决不低声下气,想杀人的冲动了?黄长羽刚想站起来说些什么,大介洋三森森的目光却浮现在眼前,才被鼓起来的雄心壮志登时被打压下去了。

    黄长羽摇摇头,无力地摊坐在椅子上,

    “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想不明白,凭什么他姓赵的就能和我平起平坐?队伍是老子一手拉起来的,给他日本人办事,谁有我这么强?”

    黄长羽的话,并不是那种情绪激动时说出的牢骚,所以听在张旭、肖彦梁那里,就变成了一种唠叨,一种无可奈何般的唠叨。

    “局座,您累了,先喝口水吧。”肖彦梁上前一步,倒了杯水递给黄长羽。

    “局长,别把气一个人憋着。妈的,依我看呀,不如找个机会把赵广文做了,这侦缉队也好,便衣队也罢,不都是咱们的了?”张旭手叉着腰,恶狠狠地说道。肖彦梁微微有些诧异,今天的张旭怎么好像火气特别大?

    “怎么做?他平日里出来随时带着十几个保镖,家里你也看到了,防守那么严密,都可以和宪兵队相比了。”黄长羽泄气地说道。

    “我看,先忍下这口气,机会以后有的是,只是我在想,现在**在徐州重创日军,反攻大概也会开始了。国民政府那边派往这边的特工也不断增多。我记得二十一年(指民国21年,公元1931年――作者注)日本人侵占东北后,委员长多次在报纸上说要相信国际强国,他们决不会坐视日本在中国的活动而不管的。你们看,日本人占领上海,不是也没有敢动上海一根寒毛吗?所以我就在想,咱们替日本人做事,要有个限度,别看日本人很嚣张,这仗谁输谁赢还不一定。”肖彦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边的张旭心里苦笑了一声。这个肖彦梁真会抓时间,竟然利用这个机会来试探黄长羽。可是感情归感情,他张旭何尝不想让黄长羽站到他们这边来一起和鬼子干?

    肖彦梁的话对黄长羽来讲,震动也不小。前头刚逃跑了一个文川,现在又抓住了一个田万章,中间还有医院的事,听说在上海,军统人员暗杀那些汉奸,手段异常狠毒,那么自己呢?在这里,自己可是第一个投靠日本人的官员,第一支为日本人办事的队伍也是自己拉出来的,在国民政府眼里,自己是不是目标呢?

    “妈的,可惜那个田万章泥菩萨过河,自己都保不了自己。不然倒是可以通过他来向委员长表明心迹,至少咱也是身在曹营心汉。”心里堵得慌,黄长羽终于说出这句话。

    黄长羽的话让两个人都吃了一惊。黄长羽就这么简单把这种话说了出来!两个人,尤其是肖彦梁,本来他就一直在考虑怎么样套黄长羽的话,怎么样安排文川和黄长羽见面。现在黄长羽已经完全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虽然这里面带着一些失落和不甘心,但是这完全可以保证黄长羽决不会轻易出卖文川了。

    “这事,以后有机会再说。都回去吧,我好累。”说出了那句掉脑袋的话,黄长羽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不过对于这两个人他倒是放心得很。见两个人都不说话,忽然觉得好累,挥挥手说道。

    “是!”

    望着消失在前方的两个人,黄长羽心里矛盾万分。肖彦梁说得不错,别看日本人很嚣张,国民政府有国际强国,尤其是苏联做援助,这仗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再说了,美英等大国就愿意日本人占领中国?这个,打死黄长羽也不信。

    “无论如何,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以后**收复了失地,自己也可以说是忍辱负重。”黄长羽心里说道。

    出了黄长羽的大门,肖彦梁嘴角含笑望着张旭,张旭何尝不明白自己这个结拜兄弟的心情?他向肖彦梁伸出自己的手掌,肖彦梁极其配合地伸出手掌,迎上去,“啪”的一声,拍了个结实。

    五月的天气,黑得已经有些晚了。

    “吃饭了。”高翠儿笑着把饭菜端上桌,稍稍收拾了一下,拿起针线走到院子里坐下。自从王树心他们在医院杀鬼子的事件以后,每逢吃饭,高翠儿就是这样,自个儿先到院子里坐着,张旭他们呢,先把客厅的门关上,再把文川放出来,这样,一旦有事,自少可以争取到一点时间。

    走出地下室的文川明显可以感觉到眼前两个人的兴奋心情。这种心情已经有好多天没有过了。十几天前,当肖彦梁心情沉重地告诉他医院发生的事,他的心情也变得异常复杂。

    在敌占区,确实需要一场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醒那些活着的中国人自己亡国奴的身份,也同样可以不断提醒日本人,在这里,还有很多不甘心被奴役,当亡国奴的中国人。只要日本人没有被赶出中国,这样的斗争就不会停止。

    可是这件事最终是以王树心他们全部以身殉国结束的,这也显示出了有系统,有目的地引导那些有抗日潜力的便衣队队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这场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搏杀中,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显得那么的渺小,没有团结的统一的领导,壮烈牺牲将是他们最后的结局。

    “有什么喜事吗?”坐在饭桌边上,文川问道。

    “有喜事,也有坏事。都不知道该先说哪个。”张旭叹了口气,抓起酒杯,一口干了。

    “哦?”文川有些愣住了。过了一会,说道:“既然是这样,看你们回来时脸上的喜气,那坏消息必然在前,好消息必然在后,先说好消息吧。”

    “好消息就是我们刚才……”张旭详细地把黄长羽的话重复了一边。说完,他望了望肖彦梁,怕自己有什么疏漏。

    肖彦梁摇摇头,接着说道:“我觉得,黄局长的话是真话。你想,第一,在许子乡,日本人的屠杀,对他的刺激是非常大的,上百人呀,有老有小,一眨眼,就被活活打死了;第二,城里连续发生的对付日本人的事,对他的警告也非常有效;第三,**在徐州的胜利,让他十分后悔现在的所作所为;第四,赵广文当上侦缉队队长,和他平起平坐了,他一定很失望。所以我认为他的话是真心话。之所以和我们说,是因为他完全放心我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