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中篡改的历史(二)-《抗战之责》


    第(3/3)页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彻移栽桢干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咏诵,

    在山城,情弥切....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黄河之滨,

    集合着一群,

    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

    救国的责任,

    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

    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

    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

    前进!前进!

    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片中说:在延安,**的教育政策和中央是南辕北辙的。他们的抗大和鲁迅艺术学院,目的都在争取青年资源,为[革命]储才。自然谈不上什么自由学风了。但**的包装做得很好,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年青人。

    **的教育政策确实在为革命储才、为打到日本侵略者、建立新的中国储才。**并非包装做得很好,而是做得实在。在抗日军政大学里,**的重量级人物亲自任教师。*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兼政治委员,*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

    抗日军政大学是什么类型的学校?

    抗日军政大学与黄埔军校、陆军大学属于同一类学校,所不同的是抗日军政大学不仅培养军事人材,也还要培养政治人材(政府官吏)。我不知道黄埔军校、陆军大学是不是有着与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同样的自由学风。

    至于延安鲁艺,那是一个艺术学院,若没有自由学风,那怎么能有抗战期间在全国独树一帜的版画?若有人收集抗战期间的版画,我敢说有80%左右出自延安鲁艺。鲁艺的学生编制小剧目也是最活跃的。

    片中的这种比较是不适当的,属于有意歪曲历史真像。

    西点军校的自由学风显然是比不上麻省理工,能证明西点军校的教育是扭曲的吗?

    如果要比,那也应当是军事院校对军事院校;艺术院校对艺术院校才是。

    本片既然谈教育。那我就补充一下延安的教育。

    这就涉及延安在抗战中的地位。

    延安作为八路军的后方,在抗战期间,没有向前线输送一粮一草,一枪一弹。延安输出的是人,是受过军事、政治教育的人,这些人构成了华北战场上对日作战的中坚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的前身是抗日红军大学。

    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为适应培养全国范围的抗日干部的新任务,变将校名“红大”改为“抗大”,校址随党中央迁到延安。

    *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成立时的题词,《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选编》。)

    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等**党的领导人经常到抗大去讲课,*的许多著名论著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都是给抗大学员的讲演。

    当时在抗大任教的还有很多著名的教授和学者,如艾思奇、何思敬、徐懋庸等。

    抗大的主要课程有政治课、文化课和军事技术课;教学的主要原则是“少而精”、“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

    除了学习外,学员们还积极参加生产建设,第三期的学员,不到半个月就开出了170多个窑洞,解决了全校近2000人的上课和住宿问题,还修出了一条三千米的“抗大公路”。1939年一年内,抗大学员开垦荒地一万七千余亩,生产粮食一百余万斤。

    (《战火中的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40页)

    在陕甘宁边区影响较大的学校还有:

    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的陕北公学;

    培养抗战艺术干部的鲁迅艺术学院;

    陕北公学合并而成的延安大学;

    培养医务人才的医科大学;

    培养军事人才的军政学院;

    培养民族干部的民族学院等。

    在晋察冀边区有抗战建国学院、白求恩卫生学校;

    从政治、经济、军事的立体空间来看华北战场的情形。**组织了各种民众团体,构成紧密的社会体系,抗日民主政府就像在这个体系中的根,源源不断地向作战的军队提供后勤保障。延安输出的人就是使这个构架得以高效运作的基础。

    延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于,它是中国新生力量的源泉。

    下面我将*在抗大的一篇讲话摘录下来,也让台湾的网友认识一下抗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可以和黄埔军校比一比。

    ========================

    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

    (一九三八年四月九日)

    诸同学不避艰苦,从很远的地方,风尘跋涉,来此学习,这种精神,这种决心,是很好的。....你们在这里学习的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学不到很多的东西,不像别的大学可以学几多年,但你们可以学一样东西,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就是全国的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这是我们学校的总的方针,也是全国人民的要求。具体地说,你们在这里应当学到以下几样东西:

    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学一个达到及完成这种政治方向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必得有这种作风才能达到及完成以上的政治方向。再次是要学点战略战术。抗大是军事学校,要学做一个军人,学点军事本领。.....总之,你们在这里要学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的战略战术。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便能够最后战败敌人。这是第一。

    第二,你们在这里要学做干部。单是干部不能战胜敌人,没有干部也不能打败敌人。要干部去发动组织广大的人民,把成千成万的人民变为有组织的队伍;没有组织便没有力量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没有这广大的有组织的队伍是不可能的。你们不论在前方后方都要发动民众、组织民众,从政治上从军事上去组织他们。.....你们要把握紧正确的政治方向,经过你们传播这政治方向于广大的人民,教育他们,组织他们。.....使他们都明了中国怎样而且一定能够打败敌人,使这个政治方向成为全国人民的政治方向。同时你们也要传播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使广大民众都能坚定地不动摇地与任何困难奋斗。.....你们要教育全国人民,使他们都不怕困难,而且能克服困难,这样一定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你们更要以灵活的战略战术教育广大的民众,使他们都知道而且都会打日本。组织全国人民,训练全国人民,是要靠你们这些干部的。所以第二你们要学做干部。

    第三,你们还要下一种决心。你们从很远的地方辛辛苦苦地来延安学习,我看是已经有了决心的。什么决心呢?延安没有升官发财的机会,你们来此一不为升官,二不为发财,那末远道来此,究竟为什么呢?无疑的是为了抗日救国,所以你们是有抗日救国的决心的。.....现在你们吃小米饭、爬清凉山的决心是有了,但你们将来还要去“拖牛尾巴”,抗日战争的征途上困难还很多,你们要下一个更大的决心——不怕任何艰苦向前迈进的决心!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解决的,而且将来还要建设新的中国。.....你们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建设新中国而永不退缩,勇往直前,要坚决地为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奋斗到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不是为了自己的家,而是为了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家,牺牲一切。所以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现在你们牺牲升官、发财及吃小米饭、爬清凉山的初步决心是有了,但没有最后的决心是不够的,你们更要有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牺牲自己贡献生命的决心!

    当时的中央大学学生王作荣说:我们也知道哪些同学是**,哪些同学是同情**的。那么大家都很佩服的不得了,都说啊,这是左倾的、前进的人物。这些是**的份子。那么你要说是国民党的,大家就骂,都骂他们。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嘛。

    为什么在中央大学的学生中出现这种偏见呢?片中可没讲。

    ;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