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动机之五-《抗战之责》


    第(2/3)页

    网上还有一种论调,列举出新四军的抗战“事迹”,妄图以新四军消灭的**比日伪军多来强调新四军“不抗战,专打友军”。

    笑话!当年新四军成立后按蒋介石的命令,是不准其北上抗日的,只能龟缩在几十万**的“保护之下”。当新四军组成北上支队,建立根据地抗日的时候,他和鬼子的接触点,要远远少于和**的接触点,时刻面临着**的背后一刀!面对这样的情形,新四军如何才能消灭的日伪军比**多?

    从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到1945年结束,整整14年的时间。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伟大的民族复兴战争,是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完整地取得反抗侵略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对于普通的军人和老百姓来说,所谓的国共两党的分别是不存在的。在他们的眼里,谁真心抗日就拥护谁。本书就是试图通过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和对话,真实地反应这一点。

    应该说,日本的对华侵略,是给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历史同时赋予了蒋介石前所未有的使命和荣誉。从**捐弃前嫌,完全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从各地军阀完全听命于国民政府的调遣,都可以作证我上述的观点。

    可是,蒋介石却有意放弃这个使命和荣誉!

    从9。18以后马占山将军的抗日,到1。28十九路军的抗日,到1933年的长城抗日,蒋介石居然严令不得对上诉部队进行任何增援和补给,甚至做出日本人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派遣部队剿灭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可以说,7。7事变以前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已经显示出他根本无力承担历史赋予他的职责,已经为他日后的失败做出了伏笔。

    7.7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讲话中,就在那一句著名的“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话之前,居然还有“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抗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这么一段莫名其妙的话。要知道,中日战争已经开始6年了,日军已经开始全面的侵华战争,对于这段话,实在是非常让人难以理解。

    即便是在抗战中,蒋介石依旧妄图借用日军的手消灭他所谓的“杂牌”。当张自忠不计个人恩怨,全力协助庞柄勋防守临沂的事迹摆在前面,装备最低劣的川军死守藤县不退的光荣还摆在前面,蒋介石的两个嫡系部队却不战而逃,闹出了日军一个师团对抗**12万人大获全胜的天大笑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