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七曲山大庙-《壹源覆始》


    第(2/3)页

    房子很大,周围也很繁华,可这背后,是他一个人的冷清和孤单。

    不如安隐观!

    那里冬季有寒风,夏日有蝉虫,还有徐老道!

    第三天,他坐上了去往七曲山的班车,那里是风景区,很好坐车,那里是风景区,不需要带行李,更不需要带工具。

    只是一身道袍!

    不是因为穿着好看,而是因为有庙就有道,更方便!

    七曲山,位于绵阳梓潼县。

    原名“尼陈山”,据说原本是大禹治水时堆放的潼江淤泥。山上有梓树,长得又高又大,大禹准备砍来做船做桥,结果梓树吓得变成了童子。

    于是,这山又改名为“梓(童)潼山”。

    唐朝,唐玄宗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来到这里,留下了“细雨霏微七曲旋,郎当有声哀玉环”的诗句。

    这才有了今天“七曲山”的叫法。

    七曲山大庙正殿,供奉的是,文昌帝君。

    传说文昌帝君有一世化身,名为张亚子。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事实如何,没人知道,也没必要知道!

    黄选到这里的时候已是下午,一身道袍,没人问他要门票。

    “果然方便!”

    黄选笑着进了庙门。

    七曲山大庙占地很宽,依山而建,却因为建筑众多,显得有些稠密,庙里面带着些商业氛围,但很低调,没有破坏庙宇该有的庄重和肃穆。

    游览介绍说里面的建筑经历过好几次翻新,可怎么翻也翻不了它的历史和底蕴。

    这里人潮如织,香火鼎盛,让人有种如临仙境的感觉,身处其中,黄选才知道安隐观是多么的寒酸。

    文昌帝君,魁星,主管学业科举,来这里的很多是悻悻学子,脸上还带着些意气风发的稚气。

    黄选身穿道袍,自己也确实是一名登记造册的道士,来到这里后,那些学子,特别是女学子,纷纷请他指点解惑。

    他赶紧走向人少的地方,不仅是他不懂,也是那些学子的问题越来越隐私!

    而立张献忠塑像的地方,人就很少!

    不单是他的塑像出现在这里很突兀,也是因为这个塑像,确实少了点艺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