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这不是金子,是金矿,金山!-《这个明星出道就想退休》


    第(1/3)页

    在吴天行的帮忙下,忙了大半个下午的时间,陈勋最终成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伴奏。

    其实编曲制作这个事情,是非常麻烦的。

    一般而言,能多久搞定,这得看于编曲人的个人水平。

    当然,灵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通过曲谱,编曲人依靠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和“幻听”能力,然后在脑海中营造制作出各种乐器的音响组合。

    至于具体需要多少种乐器,那就要看歌曲的需要了。

    经过各种尝试之后,选择效果更好的那一种。

    有点类似于排列组合,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

    在业内,通常而言,想要完成编曲这项工作,一个星期的时间是非常普遍的。

    甚至于有时候会更久,花上个十几天二十天都是很正常的。

    只有那种顶级的天才大师才能够在一两天之内搞定,这种惊人的速度常人是无法达到的。

    这样的效率,正常人是无法想象,难以企及的。

    吴天行自认为自己在华语歌坛的历史上也能占有一席之地,可以算得上是著名实力派歌手,全能音乐人。

    出道的时候,他就被人冠上了天才的称号。

    如今年岁渐长,资历混够了,他便成了大师。

    但是,纵观他整个音乐生涯,从来也没有像陈勋这样能在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里,就把整个编曲全部搞定的。

    这个速度,太恐怖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其他人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可能对此的感受不太强烈。

    可是,这个事情对吴天行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整个下午,他都是在按照陈勋的思路和要求帮忙制作编曲的。

    本来,他以为制作编曲的时候,他可以帮忙给点思路,提供一些意见什么的。

    结果,陈勋完全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非常成熟。

    哪个地方要哪个乐器,哪种组合的效果……都想得很明白。

    一开始的时候,吴天行还提供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帮忙试着对比了一下。

    比对完之后,他就发现果然还是陈勋的好!

    整个编曲的制作,到完成伴奏的录制,陈勋的思路都太清晰了。

    也就是说,所有的环节,在他脑子里已经完全安排好了。

    以至于到了后面,吴天行完全就成了一个工具人。

    看起来陈勋更像是发号施令的老师,而吴天行则是一个听老师布置任务,该做什么的学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