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五年之后-《布衣小书生》
第(1/3)页
冬去春来,似水流年。凌云来到这里已经五年了,发现这边语言和现代还是有些相近的。
但到底还是没弄清处这是历史上哪个朝代,只断断碎碎地听闻祖父凌大山提起过什么大乾王朝、天武十年之类的,也不曾具体。
安州郡灵山县广平村,这就是凌云现在所在的位置。广平村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村子里有四十多户人家,三百多号人。
这里的地域偏僻,根据天气变化猜测应该是在南边,具体只能以后再详细打听。
广平村并不是同姓居住,是由周、赵、凌、李四家姓氏混合而居的,且都是从外地迁来的。据说他家定居于此,是源于三十几年前,中原遭受百年难遇的洪水。
这场天灾直接导致良田被吞噬,房屋倒塌,大部分百姓和牲畜被淹没,大灾过后有大疫,百姓死伤殆尽。
洪水过后,导致大批难民出现,朝廷及时采取救灾措施,通知附近官府开仓救灾,鼓励大户人家捐献粮食。
灾民没有离开户籍所在地的,朝廷按户籍人口给他们发口粮,离开的人,官府直接给灾民发放稀粥,一日两餐。
不管是发口粮还是发粥都少得可怜,只保证饿不死。
朝廷赈灾的粮食虽然拨付,但很难如期如实到达灾民手中,往往有个十分之一就已经很不错了,相比起庞大的灾民,根本就是螳臂挡车,杯水车薪。
官吏饱藏私囊,下拨的粮食被各级官吏高价出售,极少一部分掺着沙子做成清汤给灾民吃。朝廷不会追问粮食哪里去了,因为官员们会说都给灾民了,查也查不到,导致灾民大批饿死。
救济灾民本是辛苦劳累的事,最终却成了官员们的肥差,谁去救济灾民,谁就能名利双收,苦了的只是百姓!
祖父说到这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有些哽咽。因为洪水直接导致他和亲人走散了。
他跟随流民向南走,把路上能吃的都吃了,河里的鱼,林里的兽,天上的鸟。直到找不到东西充饥的祖父,开始啃树皮,等树皮都吃光了,开始吃观音土。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江南地带,这里没有被天灾波及。就这样他一边走,一边讨饭,穿城越村,挨家挨户,山栖露宿。
每敲开一扇门,对他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因为面对他的往往都是白眼、冷嘲热讽,对他来说,敲开那扇门就意味着侮辱,但不敲那扇门就会被活活饿死。
祖父后来听人说起,这场大水引发的不只是逃荒,还有叛乱。在这个皇权不下县的朝代,水灾活下来的人源于没有粮食,没有栖身之所,天灾人祸之下,开始抢劫当地比较富庶的人家。
就算是大户人家有再多的粮食,也不可能满足得了这帮庞大的难民,长期得不到充饥的饥民不得不揭竿而起,直接抢夺当地官府的粮仓,开仓自救。
农民起义后果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无情得镇压。
饥民们起义后,快速占领小城镇,随着起义军首领的贪婪,开始不满足于填饱肚子,带领起义军接连攻城拔寨。
面对小城镇接二连三的胜利,让他们忘乎所以,开始攻打大城池,可是没有大型攻城器械的起义军连大城池的门都破不开,等别说占领了。
等到朝廷反应过来,迅速拨军粮派大军铁血镇压,各处起义军被无情的剿灭,甚至有把良民杀了充当军功的事情发生,中原地带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趁大乾王朝内乱,本就虎视眈眈地北方匈奴果断发兵,趁机占领了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本为中原王朝的北方屏障,地势险要,高山峻岭,易守难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