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调动全县百姓-《寒门科举之路》


    第(1/3)页

    第二天李文山召集回荆县的粮商。

    聚义厅里,各大粮商都坐着,起码有十一位粮商。

    李文山看着众人,道:"今天请各位来此,想必你们也都知道,禹州府和隔壁的琼州府都出现了缺水的情况。"

    钱大粮作揖道:"大人,草民知道,草民在回荆县和禹州府其余地方均有良田。回荆县外草民家里下人已经禀报情况不乐观。"

    方重也道:"草民族人的良田都在回荆县,去年大人安排打井,我们也另外打了井,所以目前回荆县良田虽受影响,情况还算不错。"

    其他商人也纷纷表示,知其情况。

    李文山看着他们好一会儿,看得他们有点坐立不安后,道:"今日请你们前来是想着,你们手里的粮食现在除了县内贩卖,可有想着去外地购得一批粮食?"

    "这……启禀大人,如今回荆县再过两个月就能收粮食。如今外地我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也没地方可以买到大量的粮食。"钱大粮恭敬答道。

    方重这时也道:"大人,如今这些粮食,也就剩了够我们卖到十月,去年的粮食多数都已经卖出去外地了。"

    李文山也知道强人所难,商人逐利,让他们千里迢迢去南方买粮,肯定是不愿意。而且这时粮食还未长出。

    李文山看着他们道:"粮食正常价格售卖,不得提价。"

    几位商人听了这话,知道县太爷在回荆县权利很大,本想提价大赚一笔,只好按捺下心思。

    钱大粮耍了个心眼道:"大人放心,草民也是回荆县的一份子,肯定只按市场价格卖粮。"

    李文山现在也不好对他们太过,如今只能看着老百姓秋收能收多少粮食了!

    邓昭这边回到邓家村,找了邓里长和族长说明了情况。

    几位年纪大的族老道:"你说的我们都知道了,还好去年粮食丰收,那场秋雨让不少麦子发芽,所以村里老百姓也存了许多粮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