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商量读书-《寒门科举之路》


    第(3/3)页

    里长婆娘看到李老头手里的东西眼睛亮了亮“谁啊,李老头你……在,在家呢!老头子有人找你”。

    “哦,老李你这是……”赵里长看到婆娘手里提的东西,知道是有求于他。

    “里长,是这样的您家云小子不是在镇里读书,想向您打听下镇里老师哪个合适,家里就一根独苗,想着去认点字,以后也能当个账房先生”李老头说。

    李家情况还是了解,李铁柱跟他同龄,他入私塾的大孙子都比他儿子大,等他儿子可以娶亲,李铁柱都快六十了。

    “李老哥,镇上私塾你还问对了,镇上有三个学馆,周秀才四十又五,五年前才绝了考举人的心,办了个蒙学,为人较迂腐,束脩二两银子一年。

    沈秀才三十,年富力强,重心都在科考,束脩四两左右。

    我家芝小子的先生马秀才三十有余,学业曾受过县丞称有望举业,束脩三两左右三节六礼,笔墨纸砚一年大约花费十五两。上次就听我家芝小子回来说过,他在县里书铺买书时,看到一秀才公,倾尽家资就为了买本书,那一本听说有名家笔记,一本四十五两,听的老朽直诧异”赵里长看了看李老头。

    “谢谢里长,告知我消息,不然我们家这些大老粗都不知道”李老头听得直咂舌,向里长道谢。

    “小事一桩,拜师礼为六礼,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干瘦肉条,你们准备好就可以去了”里长学着城里老爷模样摸了摸胡须。

    “里长,张家村的先生,您可有听说过”李老头问。

    “张氏家族有个子弟经商富裕了,为家族卖了几十亩祭田,造福族里,请了个老童生教学子弟,但外村人附学束脩也不少,周围许多还是把孩子送镇上”赵里长把知道的消息告诉李老头。

    “入学时间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现在靠近时间是上元正月十五,二十天左右”里长说

    “里长,我就不打扰了您了”李老头拱手告别。

    “怎么样老头子,先生都什么情况”。

    李老头把里长那知道的消息告诉众人。

    “我想还是拜师周秀才,束脩便宜,我们家小山真会读书,也能学到东西”看着家里人都犹豫不决,李老头开口道。

    一家人准备好拜师礼,李铁柱换上一身八成新的短打衣衫驾牛车带着李文山,李老头和王氏则一起往青鬥镇卖鸡蛋糕。

    半个时辰后

    李铁柱父子俩往镇上桂花巷前行,一栋白墙黑瓦房前停住,整了整衣衫,上前敲了门。

    “你们找谁,有什么事”门房开了道缝,伸个头出来。

    “小哥,我们是赵家村的,前来给小儿拜师启蒙的”

    看了看打扮是农户和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模样也猜的出是来求学,这农家子求学可谓稀少,毕竟普通人家供不起。

    说着关上门“那稍等,小人先去通禀一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