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招安!-《我在长生殿试药三十年》


    第(2/3)页

    卓云贵笑着说道:“若是一旦成功,不但黑风寨的危机解决,甚至圣上还可以将黑风山之人编做一队人马,成为南疆战事的先锋军......”

    就在这时,杨尚书冷笑一声,打断了他的话:“呵呵,卓尚书说的轻巧,你可知道,那张三是何等人?”

    “何等人?”

    卓云贵问道。

    杨尚书早已研究过张三的来历,对其极为清楚,侃侃而谈:“张三乃是玄阳京畿乾县的一名屠户,因为杀了奸夫婬妇,所以才入了试药司......”

    “他将老娘已带到黑风山,如今乾县早就没了能够说的上话的故人,你告诉我,何人与张三熟悉,敢孤身上黑风山?”

    杨尚书说完,冷冷的看向卓云贵,等待他的回答。

    隆庆帝一听此言,顿时也眉头紧锁,若是真如杨尚书所说,那想要招安张三,的确有些困难。

    但若是能够招安张三,不但解决了楚州的匪患,甚至还能成为南疆战事的助力,这种种好处,的确令人浮想联翩。

    卓云贵却根本不慌,老神在在的说道:“既然杨尚书知道,张三曾在试药司待了多年。”

    “可曾知道,试药司中,有一位试药十年,而走出来的试药人?”

    “试药十年?试药人?”

    杨尚书眉头一皱,冥思苦想,似乎想到了什么。

    “你是说,如今那炼药司的丹师,何平安?”

    户部尚书刘雍开口问道。

    他偶尔听刘定在他耳边提过几句,加之何平安十年试药的传奇的确惊人,所以便有些印象。

    “正是此人!”

    卓云贵开口说道。

    “可是,他与张三有什么关系?”

    刘雍疑惑地问道。

    “当年张三在试药司时,与何平安相交莫逆,据说何平安还对张三有救命之恩。”

    “所以若是何平安愿意为圣上分忧,此事,则成了一半.......”

    卓云贵胸有成竹道。

    下方百官听了,顿时议论纷纷,大部分人,觉得这一招,似乎真的可行。

    一听此言,隆庆帝顿时大喜道:“卓尚书果然乃是朕的肱骨,一出手,便解决了朕的燃眉之急!”

    刘雍此时却走了出来,缓缓说道:“当年何平安曾救过这张三,但已经时隔多年,如今张三,还认不认他,尚未可知。”

    “况且,若是招安,定然要有所支出,以如今大玄国库的空虚,只怕难以再维持这多出来十多万人的军粮。”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面色一滞,刘雍虽然是泼凉水,但却句句在理。

    他听儿子所说,对何平安极为不喜,自然不愿意让何平安有出头之日。

    “圣上,招安行与不行,只有做过,才见分晓,此时我们在这里讨论成功与否,是不是太过纸上谈兵。”

    卓尚书沉声道,话语之中,实则对刘雍调侃。

    当年赵括讲起兵法滔滔不绝,谁知南疆陷落,不说抵抗,连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从此纸上谈兵的美名,便传了出来。

    而赵括镇守南疆,正是刘雍当年在嘉明帝面前推荐之人。

    “卓尚书此言有理。”

    隆庆帝点点头,招安成功与否,只有试过才知道。

    真正危险的,只有那名丹师何平安。

    但随即他面色尴尬道:“卓尚书是自己人,朕也就不见外了。”

    “大玄国库,如今的确已经入不敷出,只怕,提供不出什么太多的物资!”

    卓云贵点点头,接着一脸陈恳道:“圣上,微臣明白。”

    “微臣有个建议,不知圣上是否同意。”

    “卓尚书但说无妨。”

    “若是招安成功,黑风寨成立一只全新的军队,取名黑风军。”

    “所有兵马粮草,黑风军自给自足,只需给他们每人配发一套大玄铠甲即可。”

    “并命他们即日起,赶赴南疆。”

    卓云贵郑重说道。

    “如此简单?”

    隆庆帝面色惊疑不定,卓云贵的要求对他来说,等于只需要一句承诺,便可以获得一支为自己出生入死的十万人军队,他如何能不惊讶。

    “就是如此简单。”

    卓云贵胸有成竹的说道。

    “好,朕准奏!”

    隆庆帝解决了心腹大患,长舒了一口气,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告诉那位丹师何平安,若是他能将此事促成,朕定有重赏!”

    “是,微臣遵旨!”

    卓云贵领命而去。

    刘雍站在下首,面色难看无比。

    黑风军不需要粮草,那他作为户部尚书,便没有理由阻止。

    ......

    下朝后,文武百官议论纷纷,众人都对卓云贵所建议之事,不抱希望。

    因为,这样的条件,只要那张三不傻,就不会答应。

    等于就是大玄朝廷什么都没付出,只是给了一个黑虎军的名号,便想让黑虎军去为朝廷打生打死。

    怎么可能?

    那南疆之地,说句不好听的话,若是没有超脱境带队,基本就是九死一生。

    尤其是兵部杨尚书,口中更是絮絮叨叨:“本官答应的是,招安成功,才会倒立走出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