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风月之后-《基本异界法》


    第(2/3)页

    但其实换句话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如果南埃尔塔成熟的都市群对于中国,对于新埃尔塔来说有超凡的意义,或者本来就有宽阔且少淤的河流通过南埃尔塔,那么什么酒店,学校,工业区,都将不是什么难事。

    超过需求水准的建设要玩儿完,超过后勤水准的建设一样要玩儿完。北方联盟的前身欧亚苏维埃联盟玩了把“计划经济”与“政治挂帅”,在远东地区修筑起了完整的大学,民居,超市,幼儿园,医院……支持超过后勤水准的居民停留的计划经济体系一崩盘,与莫斯科相同水准的物价一叠加上大动脉铁路的运费,远东多座城市就此变为了社会和政治机能瞬间停止,居民在同一时刻纷纷向南或是向西迁移的鬼城。

    金二傻和三傻在首都倾尽全国之力建设的“柳京饭店”也是一样。在一个限制旅游的“隐士之国”建设这样的国际级大酒店,或是在一个商业限制以及商业信用都极不利于投资的国家建立这样的摩天大楼,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工时它就已经超过了需求水准。金二傻想要建设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居然就只是为了“体现我们民族的强大”而已。

    就这个理由,柳京饭店的最初计划预算就达到了1987年该国p的2%。请注意,不是首都p的2%,而是全国p的2%。要知道中国的军费通常也就占p的1.5%左右……

    好,到了“经互会”和那个北极熊一起进了坟场,金家被迫开始“苦难行军”,连子民的饭都顾不上的二傻只能放着柳京饭店一跃从世界第一摩天大厦变成东亚第一摩天大厦,然后又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烂尾楼。这时的柳京饭店,两个指标都不具备。光秃秃的后现代化墓碑就立在那里,一站就是二十年。

    直到2009年,北非第一大通信公司的子公司接手了柳京饭店的建设(作为该子公司进入该国市场的筹码),柳京饭店这才铺上了玻璃外墙。至于北非电信巨头后来被坑了多少股份之后有没有放弃柳京饭店的工程,人们一直都没有看到过完工的照片。

    就算完工了,可3000个房间,7个旋转餐厅,这对于一个每年接待不到十三万旅客的国家来说又有什么用呢?把这个问题带过传送门,盾城之所以把商务酒店列为首先修建的第一批现代化基础设施,原因就是在战前和战时,门东市这个异世界货品流散地的出现让整个埃尔塔突然变得活络起来。

    而进入门东市最好的路径,就是从盾城这个西埃尔塔头号交通枢纽沿着中方铺设的高标准水泥道路继续西行。甚至在战时,也有不少商人从东埃尔塔绕道到南方,再从南方走首都路的支线,在西征军和西埃尔塔军的面前冒险穿越战线,而他们的这些辛苦却就是确确实实只是为利润。

    门东市的主人和埃尔塔的实际掌控者在掐架,但他们欢迎商人,欢迎前去做工的人。这就是新埃尔塔之所以能够迅速安定的基础。若中国在异世界的开拓仅仅是为了“征服”,那埃尔塔人能像这样自发地动起来,自发地达成中国人想要让他们达成的目标么?不能。他们只会像传送门另一边欧陆的难民一样被战争的压路机压得四散奔逃,那还有什么人口聚集与否的问题么?

    所以,克拉夫已经说出了其中的一diǎn:埃尔塔南方作为不少商旅的终diǎn和起diǎn,并不是很需要这样的高规格酒店旅馆,那些商人们要么有商会建筑群里的一间房间作为落脚diǎn,要么拥有自己的家。

    克拉夫所提出的,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人口需求布局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沃尔芙提出在某个穷山沟里开售卖中国产diǎn心的店铺,那么克拉夫一样会阻止她。这个道理只是换了个方向而已。

    没过多久,这对小情侣就打起了呼噜,中断了对于未来的讨论。

    而对于正在隔壁敲击键盘的曾智璋来说,人口布局也是他必须要着重考虑的一个diǎn——当然,他也要考虑哪里的金发大波妹比较合他的口味。好容易能来异世界组织起一座职业方向的学校,能够待在居高临下的校长室里透着平板玻璃看下面做广播体操的女孩子们的胸脯哇哈哈哈哈……要知道这可根本不犯法呀哈哈哈……

    在妄想的大海中扑腾没多久,在盾城四处考察了一整天的曾智璋也流着口水睡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