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临安大乱(中1)-《我是大军阀》


    第(2/3)页

    赵让也平复了自己的心情,他虽然悲痛,但是脑子很快就清醒了,知道理宗这次可能真的撑不过去了,那么他的遗命会对自己产生巨大的影响。赵让不知道理宗会在临终前下什么遗命,但是他必须为自己争取到有利的形势。为了自己,也为了母亲和其他在自己身边的人,赵让不得不在这心如刀绞的一刻还要继续算计、谋划。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一分一秒过去。贾似道、贾贵妃和赵恭三人是一同赶到的,他们身后,则是一样神色匆匆的吴潜和丁大全。

    他们都跪拜向太后行礼,太后挥手道:“起来吧!现在官家命不久了,你们这几个做重臣的,就在这里候着他的遗命吧!”

    吴潜难掩悲伤之色,对太后说道:“臣等自当遵从太后之命,唉!”

    丁大全皱着眉头,对赵让使了个眼色。赵让知道他已经表示要支持自己,于是回以让他稍安毋躁的眼神。他转身望向吴潜,后者擦去眼角泪水,会意的微微点头。

    赵恭走到赵让身边,哭着说道:“王兄,父皇他真的不行了吗?”

    赵让爱怜的看着她那梨花带雨的小脸,说道:“别哭了,父皇肯定不想看到你哭!”

    房间里的气氛异常沉重,王山月指挥着侍卫们,小心翼翼的把凤英的尸体搬了出去,并让萧豆豆在尸体的地方撒下了驱毒的药粉。

    黄文静把最后一根金针从理宗的身上拔出,理宗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声,缓缓的睁开了眼睛。他看着围在床边的人,有些艰难的说道:“你们都在啊?那个贱人呢?朕中毒后她把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当时朕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

    黄文静跪伏在一旁,说道:“陛下保重!臣不敢欺君,陛下所中之毒实在无救,臣只能用金针暂时压制剧毒。”

    理宗脸色苍白的楞了一下,随即疲惫的说道:“那朕还有多久可活呢?”

    “一刻钟……陛下……臣等无能,救不了陛下……”

    理宗闭上了眼睛,长出了一口气,说道:“也好,之前朕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还能多活一会,还可以……见你们最后一面,把后事交代清楚。”

    众人都是大哭,太后颤巍巍的握住理宗的手,说道:“儿啊,有什么话,就说吧!我们都听着呢,一定会照你的话去做的!”

    “母后,儿臣这是咎由自取,悔不该不听母后和那些忠直之臣的劝戒,一味的贪花好色,废弛了国事,最后总算是自取恶果。儿臣只有一件事,要请母后主持,此事关系到大宋江山和子民,兹事体大,儿臣把这件事交代了,也就死而瞑目了。”理宗说道。

    理宗艰难的指着赵恭,说道:“恭儿,你过来,父皇要和你说会话。”赵恭跪到床边,紧紧握住理宗的手,哭着说道:“父皇……”

    理宗微笑着说道:“孩子,父皇对不起你,让你从小就不能和其他孩子那样享受童趣,把社稷的担子压到你身上。现在,父皇要把这副担子交给你哥哥,你同意吗?”

    赵恭想也不想,连连点头。而其他人都是惊诧莫名,赵让心道:“父皇的意思是……”

    贾似道第一个清醒过来,忙说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还请……”丁大全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陛下在和太子说话,贾大人怎可插嘴!”贾似道狠狠瞪了他一眼,闭上了嘴。

    太后想了想,说道:“这很好,让儿年纪虽小却有雄主之风,当初哀家也是犹豫不决该选哪个做太子,今日看来,让儿还是最佳人选。”

    “就请母后主持此事吧,恭儿,你去做吴王吧,这两年你的品性父皇也了解了,你实在是更喜欢读书和音乐的,做个逍遥王爷也好。让儿文武双全,更难得是智计百出又成熟稳重,以前是朕看走了眼,差点误了我儿。”理宗说完后连喘了几口气,对皇后和清妃说道:“别哭了,朕对不起你们,现在先你们而去了,你们要好好的照顾母后和孩子们,好吗?”两人边哭边连连点头答应。

    “这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吗?看来父皇早就知道了我在襄阳搞的那些事。奇怪,为什么这对我来说算是大喜的事,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呢?”赵让低头心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