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春季攻势-《大清拆迁工》


    第(2/3)页

    随着铁锚被拉出水面,飞龙号驱逐舰缓缓开动,驶离水关码头,进入到运河航道上。

    望渐渐模糊的三个女人的身影,张云飞心中默默的说道:‘等着我,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

    公元一**八年三月,罗伯茨勋爵正式将十五万英军训练完毕,清一色的檀香山装备,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印上了檀香山政府的号码。除了一张张的白人脸庞以外,跟华军再无分别。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训练后,英国人学会了使用九五式步枪,九六式步兵炮,以及马克沁轮式水冷重机枪等主要武器的使用方法。好在英军跟檀香山的华军之间的衣帽袜裤的穿法一样,倒是没有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不过这批英军中额外的装备了一个特殊的器具—防毒面罩。这个东西不是檀香山提供的,虽然华军的特种部队装备里也有。这个是英国政府自己运来的,同时还有装着整整半艘军舰的毒气炮弹。

    到底英国人想要干什么?

    这还用问吗?战争是检验新式武器的最佳场所,尤其是没有国际有效管制的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就算在舆论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只不过做的更加隐蔽不为人知罢了。

    三月五日,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命令南非远征军总司令罗伯茨和参谋长基钦纳务必要给布尔人一个厉害瞧瞧。由于英军在去年连续遭到的失利,令英国的国际形象大损战情绪在英国国民中高涨,索尔兹伯里内阁为了得到更多人民的支持,不得不强化“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政策。

    同时,外交大臣金伯雷多次要求张云飞督促在南非的派遣军力配合英国南非殖民军清剿布尔军,要求张云飞命令第一军停止不符合‘外交’的‘活动’。英国人早就看出了张云飞的意图,从第一军奇袭德兰士瓦首都成功的那一刻起,英国人就知道了第一军明显在保存实力,只抢劫不干活,干拿着英军的高规格军饷待遇。

    没有办法云飞只好表示将督促第一军,全力配合英军清剿布尔军。除了对英军有个交代外,张云飞现在需要这支部队尽快回到东北,以便对抗俄国越来越大的军事压力。

    三月六日,罗伯茨和基钦纳抵达开普敦署对布尔军的春季大反攻作战。此次,他们带来了本土的第七军,和来自殖民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的增援部队及驻印度和锡兰的三个骑兵分队。到目前为止,马普托的英军增至18万人。

    三月十一日南非殖民地的英军再增至25万人,对布尔军处于绝对优势。此外有从英国和澳大利亚运抵南非的近六千匹军马,大大增加了英军的

    三月十二日,在权衡了南非战场局势之后,罗伯茨改变了战略,将主攻方向从纳塔尔西移到中路兵力较弱的奥兰治地区。同时,根据华军的装备和战术,英军改变刻板的正面强攻战术和队列排枪冲锋战术,采取迂回夹击的策略。

    西线方向,英军首战告捷,击败了布军最凶猛的“黑将军”皮埃特-克龙耶指挥的一万民团部队,于三月十五日,解除了被围困半年之久的金伯利的包围。

    东线英军于三月十三日发动攻势,凭借着第三、第四炮兵团的优势炮火,在多得雷赫特一举打垮了布尔人王牌第二军,终于得以解莱迪斯史密斯要塞之围。

    此次解围攻击战,是英军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集中使用火炮的经典战例,英军两个炮兵团装备的都是檀香山九六式步兵炮。由于该炮使用的是檀香山的最新合金钢技术制造,炮管的强度大大增加,因此使得该炮的重量比起目前英军同口径的主战火炮要轻了将近一半,一匹马或者两个士兵就能拉得动。因此,布尔军没有料到英军火炮竟然能在一天之内,便从百里外的格伦可运抵莱迪斯史密斯要塞前线,让布尔军着实吃了个大亏,他们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何英军的笨重的火炮能运到前线参战?

    消灭了最强悍克龙耶对其左翼的威胁之后,罗伯茨将主攻兵力转回奥兰治,稳步向北挺进。由于吸取了去年被布尔军打的惨败的教训,军改变了战术。

    在遭到布军游击部队伏击,步兵部队不再保持队形,而是就近挖掘战壕,构筑机枪堡垒,掩护骑兵对布军阵地发动冲锋。在这种战术下,布尔军在白杨树林(poplargrove)、亚伯拉罕牛栏(abrahamskraal)等地的阻击接连失败。

    三月二一日军六师和第七师在亚伯拉罕牛栏击败了布军装备最精良的约翰内斯堡警察部队。三月二十二日,奥兰治自由邦总统马蒂乌斯-斯泰因带领政府和国会官员,以及国库的黄金,撤出首都布隆方丹,逃往北方的克龙斯塔德(kr。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