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帝师下岗-《大清拆迁工》
第(2/3)页
光绪怀疑是翁同‘与彼有隙’所致,故令翁同‘推重力保张荫桓’。
可惜翁同其实并没有记恨张荫桓的意思,不过这老头本来就倔强的要命,心中有些不开心。于是对于光绪帝的求救毅然冷漠视之,而且居然站到了后党庆亲王那边,声讨张荫桓地不是!美其名曰:据理力争,不敢阿附!
结果光绪帝只好以皇帝身份发布命令,将在宫内接见外国使节和商团的事情都揽到自己地身上,同时对于翁同的成见已如火山爆发地边缘了。
庆亲王奕等人见光绪帝将事情揽到自己的身上,虽然无法再追究下去,但是却让后党掌握了光绪帝有违祖制地把柄,将来或许就是请出慈禧训政的有利证据。
打这次事情之后,光绪帝再没有单独召见过翁同,而翁同此时依然没有意识到光绪帝的态度大变,还以为光绪帝像以前那样生气几天就算了而已。
其实他真的低估了光绪帝改革维新的决心,试想光绪帝为了能够将维新变法继续下去,甚至可以放弃皇权,而采用君主立宪制。为了维新变法,不惜同慈禧决裂,动起了杀慈禧的念头。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此时的光绪帝,凡挡在维新变法路上的人,杀无赦!
维新变法第五天,学士徐致靖上奏光绪帝,力保康有为、张元济、黄遵宪、谭嗣同、梁启超为“通达时务人材”。
光绪思贤若渴,当
见,但翁同却主张“宜稍缓”。结果光绪帝是在乾清宫怒斥了翁同一顿后,二人不欢而散。
变法第六天的早朝,光绪帝当着百官的面,赏给张荫桓“宝星”(勋章),翁同再次又表现出不爽的态度,仗着身份和光绪帝打着官腔。
至此光绪帝心中已经决定放弃翁同,不管翁同对于光绪帝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凡是阻挠变法维新的人,光绪帝是坚决扫清障碍,就是自己人也绝不留情。这中间或许是因为慈禧的常年把持朝政,令光绪帝心中压抑的火焰爆发的原因,但是亦有着对于翁同这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的老臣的强烈不满。
为此,光绪帝不仅决定赏给张荫桓一等第三宝星,还刺激翁同说道:“康有为、李鸿章都可赏。”
或许,那一刻翁师傅就已经预感到不妙了,但他还不清楚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维新变法第七天,翁同和往常一样早早的便来到事务房等候。可是光绪帝召集所有的军机大臣议事,却特地安排他不用进来。对纵横于官场几十年的翁同而言,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翁同索性一个人独坐在空旷的班房内,这一坐就是三个多钟头。
其间,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该来的还是来了!终于,密议的结论出来了,这是一份措辞严厉的上谕:“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特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