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白狐狸-《官路沉浮》
第(2/3)页
“你们说呢?”王爱军那话揭了白一丁的老底,心理虽然不高兴,可也觉得楚平这话还是有些道理,毕竟是第一次种,还真谁也说不准这事情,所以才缓了缓脸色,转头问其他人。
其他人都没有特别的意见,说的话都是磨零两可的,看来他们也怕到时候担责任,现在又怕得罪白一丁。
“我看这样吧,这大棚菜不管种什么,最后还是要农民们自己种,赚了钱也是他们的,赔了本也是他们的。”王爱军想了想说,“还是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赞同白书记的意见,那就全种西蓝花,如果有村里觉得种其他的好,我们乡里给予一定支持,这样我们的责任就少了很多。”
本来很高兴的,被王爱军这样一说,白一丁心里就窝着了火,这小子好提不提,老提自己难堪的事情,真不懂味。这样一想,白一丁居然连楚平也怪上了,刚才那点爱才之心,老早被楚平是王爱军的帮凶所替代了。
不过白一丁到底是老狐狸,仔细想想他们两人说的话都占理,自己也没有什么话反驳,而且按他们的做,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还真能推卸责任,低头喝了一口茶,突然心声一计,这种事情老子还不是小菜一碟。
那就面上按王爱军说的做,至于最后种什么,还不是和村支书一句话的事情。随即乡里开了会,会上白一丁做了动员,并将王爱军的议题往干群干系上引申开去,要乡干部和村干部们引起重视,做好宣传工作。乡里提供几个种植品种的意见,但具体种什么还是村里自己说了算,乡里不搞行政指令。
会开好之后,白一丁根据各村支书和自己关系深浅程度,或明或暗的向他们讲述了西蓝花的好处。农民们虽然淳朴,可并不都是愚蠢之人,特别是这些村支书和村长,一个个都是本村的人精,白书记的话能不明白吗。
“我看这西蓝花就他娘的好,比去年坤平村种的大白菜好吃好看,准能卖个好价钱,我们村就种西蓝花了。”这村支书一个个拍着胸脯说。
“那可不能这样,种什么得让村民自个做主,只要是乡里提供的那几种菜,都可以种,我们不能包办。”白一丁心里高兴,可台面上的话还是要说,“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要听村民的,最起码要村民代表们自己选。”白一丁这是告诉村支书,程序还是要走的,只是怎么走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这下可好,十个试点,只有坤平村不想种西蓝花,他们要种辣椒。
楚平一听这个消息,头比去年和赵三兵试验中出来的100斤的南瓜还大,这不又让白一丁认为是自己和他唱反调吗。
不过从真实的情况来说,楚平确实反对种西蓝花。
在白一丁还没提出种西蓝花之前,赵三兵他们也讨论了好久,今年到底种什么,有的觉得还是中大白菜好,去年的大白菜买的不错,有的觉得要种黄瓜,南湖人都喜欢吃黄瓜。
后来村里开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会,还邀请楚平参加指导,会上赵三兵问楚平种什么好,请楚乡长指导指导。
楚平当时觉得种辣椒好,因为南州人不但平时喜欢吃辣,特别是到过年的时候,喜欢用辣椒炒肉来招待贵客,以往都是在**月份,将最后一帮青辣椒摘了,放在地窖里,用土和塑料纸封住等到过年再拿出来吃,那样的辣椒从夏天放到过年,已经干枯了不少,一点辣椒的味道也没有了。
“要是有新鲜的青辣椒,家里老丈人来了,你们会不会去买上一斤?”楚平在会上问。
“别说老丈人,要是有新鲜的辣椒,又不太贵,就是其他客人来了,也要去买。”村长赵坤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楚平还和赵三兵他们算了一笔账:就算每户人家过年吃十顿辣椒炒肉,每次算半斤多辣椒,那也要用5斤,南湖县有约莫20万户人家,就算两万户掏钱买新鲜的辣椒,那销量也有10万斤以上。
我们一户人家一般三个大棚约莫两亩地,如果种的好能收个4000斤,买个3块钱一斤,和肉价差不多的价钱应该不在话下,这样两亩旱地的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如果在大棚里来个立体种植,种点挂着的瓜果,减少成本,一户赚个四五千元应该还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两年就能成为万元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