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辑 历史(1)-《10万个为什么大全集》


    第(2/3)页

    这种酷刑从辽代到清代使用了一千年之久,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这一千年来的统治阶级为什么要用这样惨无人道的刑法呢?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想用这种特别痛苦的手段来震慑人心,使人民惊吓得甘愿为统治阶级做牛做马,不敢起来造反。可是在这一千多年中,人民并没有被这种酷刑吓倒,为反抗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举行起义,反而比以前更多,更频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句话虽然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说的,实际上却正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说明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一旦觉醒而起来造统治阶级的反,再残暴的酷刑也是阻挡不了的。

    知识点:千刀万剐、凌迟、酷刑、统治

    为什么说秦始皇是中国最早的皇帝

    谈到我国古代最早的皇帝,人们经常会说三皇五帝。其实,三皇五帝并没有称皇帝,所以他们不能说是最早的皇帝。

    “三皇五帝”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至于三皇五帝究竟是哪些人,历来说法不同。它们都是传说中的帝王,所以众说纷纭。现代史学家多认为这些人只不过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聪明的首领。那个时候还没有皇帝,“皇”和“帝”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而且“皇”和“帝”也没有联成一个词。

    夏、商、周三代,我国处在奴隶社会,当时的统治者是奴隶主阶级。现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帝”字。可能夏、商两代的最高统治者称帝,如“帝启”、“帝太康”、“帝太甲”、“帝武丁”等等。周朝的统治者宣扬君主的权力是天神授予的,君主是秉承天意统治人民,所以周朝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那时对本朝君主也没有称“皇帝”,天子死后只称谥号和爵位。

    那么,君主自称皇帝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那是从秦始皇的时候开始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天下统一,海内为郡县。群臣以为这是从上古以来未曾有的事,五帝也做不到,只有三皇中最尊贵的泰皇可比,所以建议给秦始皇尊号为“泰皇”。但是,秦始皇不同意。他认为自己的功绩可以与三皇五帝的全部功业相比,因此,他主张去掉“泰皇”的“泰”字,留个“皇”字,再采用上古“帝”位号,号称“皇帝”实际上就是取“三皇”的“皇”和“五帝”的“帝”字,合在一起。自己称为“始皇帝”,后世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皇帝”,永远传下去。

    秦始皇只传了二世,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可是,“皇帝”这个词,从此就被历代王朝所用,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直到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被推翻,才废除了“皇帝”的称号。

    知识点:三皇、五帝、秦始皇、泰皇、皇帝

    为什么历代都有文帝、武帝

    爱读古书的读者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历代帝王的名称怎么都有文王、武王呢?

    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怎么来的呢?这并不是皇帝活着的时候取的名称,而是在他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行,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给予这种称号的做法也叫“谥”,所以“谥”也可作动词用,而作为名词用的时候就是谥号的意思。

    谥法和谥号在周朝初年就开始制定和使用了,如周文王的姓名叫姬昌,周武王的姓名叫姬发,而“文王”、“武王”都是他们死后给予的谥号。但到秦朝就不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下了一道命令废除谥法,帝王称自己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一直传到万世。秦亡后,汉朝初年,又恢复了周朝的办法,以后历代帝王死后都有谥号。一般都由礼部(主管礼仪、祭祀、贡举等职的官署)官员议定,请新即位的皇帝批准。

    谥号本来是有褒善贬恶的意思,是死者生前品德、行事好坏的概括,近似于今天的鉴定。

    当然,这个“好坏”是依据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来定的。谥法就是体现这个标准而给谥号作了规定。这些规定都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褒贬涵义,因此,历代帝王的详细号就有许多是相同的了。

    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大致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属于表扬的如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再如: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又如:汉明帝刘庄、魏明帝曹睿、晋明帝司马绍、唐玄宗李隆基等,都被认为能做到开明,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明”,称“明帝”。属于批评的如周灵王泄心、汉灵帝刘宏都被认为荒淫腐化但还没有损伤国家,所以谥号为“灵”。周厉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残杀无辜的昏君,所以他的谥号为“厉”。诸如此类。

    其实,谥法上规定的谥号的涵义,在历史事实中有许多是不符合的。例如谥法规定“布纲治纪曰平”,可是汉平帝刘衍根本没有“布纲治纪”即治理国家的能力,结果被王莽控制了政权,导致西汉的灭亡,所以给他“平”的谥号是不恰当的。

    由此可见,谥号并不能真正说明这个人的才德,它有极大的虚伪性。到了宋代以后,每个君主的谥号就只有褒扬而无贬责的,包括最残暴的皇帝都是用好字眼,谥号的虚伪性也就更加清楚了。

    知识点:文帝、武地、谥号

    为什么唐宋皇帝称“祖”或“宗”

    毛泽东《沁园春》中有两句词:“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为什么秦汉的皇帝都称帝,而唐宋两代的皇帝却都称“祖”或“宗”呢?如唐朝第一个皇帝叫高祖,第二个皇帝叫太宗;宋朝第一个皇帝叫太祖,第二个皇帝也叫太宗。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皇帝的庙号。

    庙号在殷代(商朝)就有了。当时有作为的君主死后,就要在祖宗的太庙里立一个庙室供奉,经常由继位的君主去祭祀。每个庙室都要有个名称,于是庙号就出现了。如太甲的庙叫太宗庙,太戊的庙叫中宗庙,武丁的庙叫高宗庙。周朝的时候,对有功劳的祖先也立庙,如立后稷的庙为始祖庙,文王的庙为太祖庙,周武王死后,也立庙室,称太宗庙。汉朝的时候,继承了殷、周的这种做法,皇帝死后,就在祖庙里立室供奉,上面挂一个神像,立一个牌位,代代祭祀。给它取个庙名,就叫庙号。如汉朝第一个皇帝刘邦死后,他的儿子刘盈(汉惠帝)继承皇位,就给刘邦立个庙,称为太祖庙,所以后世称刘邦为汉太祖。不过,从殷代、周代、到汉朝,并不是每个皇帝死后都有庙号的,而是生前有功德的皇帝才有称“祖”称“宗”的庙号。所以后世只称他们的谥号:周武王、汉武帝等等,而不称他们的庙号周太宗、汉世宗。

    南北朝以后,皇帝的庙号就滥用了,没有功德的皇帝死后,也立庙室供奉,也有庙号。到唐朝以后,就每个皇帝死后都有庙号了。所以唐朝、宋朝的皇帝,后世只称他们的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等,而不称他们的谥号了。这是因为周朝天子和汉朝皇帝的谥号字数极少,如周武王,汉文帝,“武”、“文”都只有一个字,称谥号比较方便。而唐宋时代的皇帝生前死后的尊号、谥号往往字数很多,如唐高祖李渊死后的谥号是“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也是九个字,称呼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唐朝以后的皇帝,后世都只称他们的庙号,而一般都不称他们的谥号。

    从汉朝起,每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都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皇帝就称太宗、世宗等等,所以各个朝代皇帝的庙号大都是相同的。

    庙号只有皇帝才有,但也有例外。如唐高宗、武则天的大儿子李弘,曾被立为太子,为人仁慈,他看到义阳、宜城二公主因萧淑妃所生,被幽在掖庭,四十岁还不出嫁,他很哀怜她们,多次奏请下降,武后大怒,她把二位公主随便嫁了人,但二十四岁的李弘却被武后用毒酒害死了。高宗很悲伤,用了天子的礼节安葬他,并谥为孝敬皇帝。后来他的弟弟中宗李显做了皇帝,特地下诏给他在太庙立了庙室,庙号义宗,但到了玄宗开元年又废除了义宗庙。

    懂得了谥号和庙号的知识,我们就可以了解:史书上说的“汉武帝大击匈奴”、“唐太宗十八起兵”等等,其实刘彻做皇帝大击匈奴时还没有“武帝”这个谥号,李世民十八起兵反隋以及即位做皇帝时,还没有“太宗”这个庙号,这些称号都是他们死后才有的谥号和庙号。

    知识点:庙号、谥号

    为什么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

    在1965年,云南的元谋县那蚌村的附近发现了“元谋猿人”。其原因是发现有猿人的左、右上内侧门齿两颗,这两颗门齿属同一青年的。其后在元谋猿人化石所在的褐色黏土层里,发现了用石英岩所打造的刮削器共4件,而且在这个地区还采集到了其他的石制品也有十几件。并发现在厚约3米的3个地层中零星散布着炭屑,这些是否是人工用火的遗迹,现在尚不能肯定。和元谋猿人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多种哺乳类动物的化石。这些哺乳类动物有许多是食草类的。一般估测,元谋猿人距今大约有170万年左右了,是我国距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类。

    知识点:远谋人、人类、门齿

    为什么公元前841年是

    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这个奴隶制国家之所以发展,是建立在其奴隶劳动的基础上的。西周这个朝代也存在着人祭、人殉。就在陕西沣水西岸西周的早期墓葬里,就发现有四人殉或二人殉的。当时武王讨伐商时得胜,就以发现有“殷俘”百人祭。《诗经》里所反映的当时奴隶们的生活就是住茅棚、吃野草、衣不蔽体,还时常有冻死或饿死的情况,奴隶们为了不屈服于奴隶主的暴力统治,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斗争。而奴隶主的统治集团,为了镇压奴隶和平民对其的反抗,更是加紧了对人民的控制及剥削。其中特别是周厉王更为明显,他不仅对外连年发动战争,而且对内实行了“专制”政策,并施行他的恐怖统治,任用卫巫严密监视人民,而且严禁人民议论政事。凡被举发者,就会立即处死,当时人们为了免遭迫害,虽然表面不敢讲话,但每个人都怒目而视,以沉默作为反抗。这种恐怖局面,一共延续了3年之久,最后劳动人民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于是在公元前841年,终于发动了武装暴动。这次震惊全国的国人暴动,首先是在京城爆发的,而后又迅即传至四周,并且平民和奴隶们冲到了镐京,杀进了王宫,但周厉王却已出奔。厉王逃跑后,就由共伯和(共国在今河南)代行天子之事。共和元年的时候(公元前841年),也就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知识点:武装暴力、奴隶、共和元年

    为什么秦始皇要建造万里长城

    距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而当时打仗主要依靠步兵,用泥土筑成一道城墙,便足够抵挡外来侵犯的那些敌人。所以,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城墙。同时,在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古代叫他们匈奴,同样经常要南下去侵略,因此秦、赵、燕等国先后都在自己的北方边境上建造了城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统一中国,派大将军蒙恬带领军队去驱逐匈奴人,而且命令把各国的城墙都连接起来,再扩建加固。这样的话,在中国的北方土地上,便出现了一座壮观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的存在,的确保护了北方地区人民及财产的安全。

    可以说,在秦始皇没有统一中国之时,长城便已经存在了;而秦始皇的功劳,只是他下命令把各国原先存在的城墙重新连成一线。实际上,真正创造万里长城的人应当是当时几十万军队土兵和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知识点:秦始皇、万里长城、城墙、抵挡侵犯

    为什么秦始皇陵有那么多兵马俑陪葬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在陕西省临潼县地区,人们叫它世界第八奇迹。从已经发掘出的兵马俑看来,有武士八百多个,战车十八辆,战马一百多匹。这么多威风凛凛的兵马俑;按照不同兵种来排列,有的为步兵俑、有的为骑兵俑、有的为车马俑、有的为弓弩手、有的为将军俑等,阵势非常强大。秦始皇陵为何会有这么多兵马俑呢?这要从俑的作用来说起。

    中国的古代社会有很多用活人陪葬的习俗,就说主人死了,他的奴隶一定要随主人一起入葬。到后来,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用活人殉葬的制度逐渐被废除了。所以就出现了用陶土或者木头来做成人形,作为替身,随着埋入地下,这些替身就叫做作俑。俑的种类有很多,用陶土做的称为陶俑,秦始皇的兵马俑就是属此类;也有用木制的,称做木俑;还有用石雕的等。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一定的位置,它能充分反映主人活着时的地位、权势与威严,因此朝代都有很多专门负责制造俑的机构。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它在中国历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他的陵墓同样也要反映出他活着时的业绩。这么多的兵马俑来作陪葬,既展现了秦军的编制、装备与战争阵法,也反映了秦军的强大。兵马俑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两千多年前壮阔的军容阵势,为人们研究那一时代的军事历史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知识点:陵墓、殉葬、替身、陶俑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称“陵”

    南京的古迹有明孝陵,北京的古迹有十三陵,大家都知道这是明代皇帝的坟墓。那么,皇帝的坟墓为什么称“陵”呢?

    其实,上古的时候,君主的坟墓也都只称“墓”,不称“陵”的。《书·太甲上》说:“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注:“汤墓地也。”又说:“营于桐宫。”注:“经营桐墓,立宫,令太甲居之。”意思是说:太甲做了国君,很昏庸,伊尹把他流放到先王汤的墓地,在那里筑了宫室让太甲居住。这说明商朝君主的坟墓也称“墓”,不称“陵”。《周礼·春官·冢人》也说:“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意思是说:冢人的职责是掌管王、侯、卿大夫的墓,弄清方位并画出图来。先前君王的棺椁葬在中间,以父为昭、子为穆分为左右次序;各诸侯的墓就在君王左右的前面,卿大夫和士的墓在君王左右的后面,各以宗族葬在一起。墓大夫的职责就是专门掌管国家墓地的。由此可见,周代君王的墓也称“墓”不称“陵”。

    当时,“陵”只是大土山的意思。《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意思是说,淆有两个大土山,那南边的大土山,是夏朝君主皋的墓。这里并不是称墓为陵。

    春秋以后,诸侯的坟墓有的称为“丘”,并且有了名号。如昭王的墓称为“昭丘”,赵武灵王的墓称为“灵丘”。

    大约在战国以后,开始称君主的墓为“陵”了。《史记·赵世家》说: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这是君王墓称“陵”的开始。大概当时君主的坟墓都利用大土山构筑而成,所以称为“陵”。

    汉朝以后,几乎所有皇帝的坟墓都称“陵”,而且每个陵都有名号。有的人自己没有做皇帝,但因子孙做了皇帝,他被追尊为帝,所以他的坟墓也称为“陵”。

    此外,有些妃嫔生前地位不高,死后他的儿子做了皇帝,她被追尊为皇太后,于是她的墓地也称陵。如南朝宋武帝刘裕妃胡氏,被武帝赐死,后来,她的儿子刘义隆即位,就是宋文帝,于是追赠她为章皇太后,她的坟墓也被称为熙宁陵。

    在上古时代,宗庙分两部分:前殿称庙,是祭祀的地方;后殿称寝殿,是藏先人衣冠的地方。那时,墓地是不进行祭祀的,所以墓地没有寝殿等建筑。秦朝开始,才在墓侧特建寝殿。汉朝继承秦制,也在陵边建造寝殿,殿中放置帝王生前的衣物或仿制品。从此以后,凡帝王陵墓都有陵园,陵园中有殿堂,就是帝王陵墓的正殿,叫做寝殿,作为祭祀之所。寝殿外还有便殿等等建筑。现在南京的明孝陵还保存着一部分建筑,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

    知识点:皇帝、坟墓、丘、陵

    为什么呼皇帝为“万岁”

    在旧小说和戏曲舞台上,经常称皇帝为万岁。其实“万岁”一词原来是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辞,是上下通用的,并非是专呼皇帝的。那时的万岁都是祝寿庆贺的意思,等于现在摩拳擦掌祝你长寿。当时,凡有喜庆高兴的事,群众都欢呼称“万岁”。直到唐朝末年在民间口语中还保留着。

    不过,从汉朝以后,已有人称皇帝为万岁了。如《汉书·宣帝纪》记载:匈奴单于来朝见,各少数族君长与五侯数万人夹道欢迎,宣帝登上渭桥,人们都称万岁。这当然也可理解为逢喜事而欢呼。但《后汉书·韩稷传》记载,窦宪破匈奴归来,堂书以下群臣欲跪拜,伏称万岁,韩稷严肃地说:“礼无臣称万岁之制。”这说明东汉时已经只有皇帝才可称“万岁”了。《后汉书·礼仪志》还记载,正月初一向皇帝朝贺时,都称“万岁”,并且著为朝仪。《魏书》记载道武帝登位的时候,百官都呼万岁。大约五代以后,特别是宋、金时期,正式规定“万岁”一词只能用于皇帝,否则就要被杀。可见当时已明确规定“万岁”是皇帝的专称了。

    “万岁”一词开始是上下通用的喜庆用语,后来因为大多喜庆事都在殿堂间发生的,而且大喜事往往与皇帝有关,于是逐渐化为皇帝的专称。从此以后,由于统治阶级明确规定,人们就不敢再随便用“万岁”一词了。

    至于向皇帝朝贺时舞蹈三呼万岁,据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因为《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元年正月,汉武帝登高山,御史以下随从以及在庙旁的吏卒都呼“万岁”三次。其实这说法并不正确。虽然汉武帝登嵩山时有三次呼万岁的事,但当时并没有列为朝仪。一直到唐宋,朝仪中也还没有三呼万岁的规定。大约从元朝开始,朝仪中才有舞蹈呼万岁的制度。所以,舞台上演唐宋以前的戏剧中有朝仪三呼万岁的细节并不符合历史真实。

    知识点:万岁、朝仪

    为什么拜见天子称“朝”

    在古代,诸侯拜见天子、大臣拜见皇帝都称“朝”。现在,戏曲舞曲上演出古代戏,拜见皇帝的场面都称“朝见”。那么,为什么拜见皇帝叫“朝”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