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迂回说服-《朕不吃这一套》


    第(2/3)页

    一是投身大户人家为奴。获得不用服兵役、徭役的好处,也不用承担赋税,还能获得吃穿等基本的生存保障。

    从经济上来说,这是合算的。

    另一种是当佃户,从地主那里租地,给地主交租,能够得到地主家的种子、耕牛、农具、资金、水利设施等支持,还可能比自耕农好过一些。

    但是他们的命运也好不了多少,除了地主的盘剥,遇上天灾,就可能借贷。最后被地主的的高利贷套牢,陷入贫困和债务之中。

    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没有选择余地,没有其他的就业门路。才脱离不了地主等大户人家的盘剥。

    发展工业,开放贸易,开疆辟土,就会有很多就业机会,给他们提供了新的谋生手段,可以不再依附于地主。

    这必将引起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对于地主也形成一种竞争,迫使他们改善劳动力的待遇,提高报酬。否则的话,他们就留不住人。

    这个时候,打破户籍的限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不管是地主还是地方官府,都不能用户籍来限制劳动力的流动。

    取消奴籍和贱籍,其实是这个思路的延伸。

    尤其是取消奴籍,除了平等,更重要的是打破地主、缙绅等对奴才的人身所有权和支配权,禁止他们无偿占有奴才的劳动成果。

    想用人,行,拿钱雇。

    当然,这会损害缙绅的利益,必将遭到缙绅们的反对。

    但是朱厚照决心已定,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再杀一批缙绅的准备。

    “人人均可参加科举,也无需担忧。士子读书,家里多有传统,一般贫穷人家子弟,也读不起书。”

    这一点有些道理,但是开了这个口子,就给贫穷子弟提供了机会。即使现在用不上,将来还可能用得上。

    “如今进士每一届不过百人左右,三年一届,其实太少。朕打算过几年,每年一次常科,每一届录取进士三百人左右。”

    “如此算起来,不仅不会损害原来的士子们的利益,反而增加了他们的进仕机会。”

    这一点其实是必然的。

    随着大明疆土的扩大,需要越来越多的官员。不管是秀才、举人、进士,都需要扩大规模,从中选拔人才。

    当然,随着新学的普及和教育的改革,普通百姓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

    一旦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果,财力允许之后,还要普及义务教育。那个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平民子弟接受教育,科举就可以变成类似于朱厚照前世的大学考试和职业教育考试,让他们获得阶层上升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