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沈大夫虽然没死,但离死不远了(4500大章求收藏!求追读!)-《封神,老子要上封神榜》


    第(1/3)页

    我李靖!陈塘关的总兵。

    陈塘关内官方认证最快的男人。

    但此刻李靖觉得这是他人生中走过最漫长的一段路。

    他的心异常焦急,时刻望着前方,想让自己快一些,再快一些!

    因为他知道,眼下的沈大夫一定有危险,否则不会拉开那乾坤弓,射出震天箭,自己要去救他。

    库吃,库吃,库吃。

    噗!

    在李靖的全力发挥下,脑袋终于从土中顶了出来,随后更是威猛的抽出长剑,对着海面一声大喝。

    “沈大夫勿慌!李靖来了!”

    这一次我李靖发挥了平生最快的速度,绝对会救沈大夫于火海,挽天下于将倾。

    我更是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绝不是传说中的吃瓜群众!

    李靖威风凛凛,身披铠甲,手持宝剑,他宛如盖世英雄,毫不犹豫的冲杀上了海边。

    但下一秒他却愣在了原地。

    因为眼前的海面上没有看到一名敌人,同样也没有见到沈大夫的身影。

    除了那泛着波涛的海面和那微微的风声,没有任何人回答他。

    这一刻李靖蚌埠在了原地,粗犷的脸上竟隐隐有些发红。

    好尴尬啊。

    李靖四处的看了看,除了面前有一只巨大的虎蛟尸体,并没有任何人见到自己这尴尬的一幕。

    还好,还好。

    他的老脸可以保住了。

    呼!李靖松了一口气。

    但是脸面虽然保住了,可又有了新的问题,就是眼下的尸体究竟是怎么回事,而沈大夫又去了哪里?

    这在他心中是一个巨大的疑惑?

    李靖简单的观察了一眼尸体,然后根据尸体展开了极为自信的推理。

    首先这虎蛟是一名强大的妖兽,但是他却死在了海岸,胸口的箭伤明显是震天箭所留,因为箭还在上面。

    由此可知这妖兽是沈大夫所杀,但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沈大夫为何没有拿走这枝震天箭?李靖的脸色开始慢慢变得严肃。

    这震天箭与乾坤弓同样是至宝,乃当初轩辕皇帝射杀蚩尤时所留下,世间仅留存这三枝。

    所以排除掉这绝不是沈大夫忘记在这里。

    可究竟是什么事情会让沈大夫如此焦急的连震天箭都忘记拿呢?

    李靖想了想,心中猛然一震。

    人只有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或者生死危机时才会忘记这一切。

    难道是沈大夫在用乾坤弓杀了这虎蛟之后遇到了无法抵抗的力量!

    李靖沉思着头,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缓缓将事情复盘:

    沈大夫不知为何原因来到东海岸边,然后遇到了一只虎蛟作恶,害了岸上的村民。

    在此刻正义凛然的沈大夫为了给百姓报仇雪恨,一箭射死了那条恶蛟。

    不过虽然沈大夫维护了世间和平,但是却惹出了更强大的存在。

    这个强大的存在修为通天,法力高强,沈大夫根本无力抵抗。

    他只是一名凡人,面对这样的存在,根本连弓箭都没有机会拉开。

    更没有机会将震天箭带走。

    渐渐的李靖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

    那就是沈大夫有很大的可能死....死了....

    想到这一幕,李靖哀嚎一声,瞬间心如绞痛。

    望着那滚滚海水,他眼中模糊,慢慢回忆起了沈大夫的音容笑貌,然后仰天长叹,

    沈大夫他为国为民,他仁义天下,他正义凛然,此刻的李靖恨不得写一篇祭文来祭奠如此胸怀的沈大夫。

    慢慢的他悲从心来,手扶眼前虎蛟的尸体,跪于地下,口中忍不住哀声叹道:

    呜呼沈大夫,哀乎沈大夫!

    沈大夫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祭文一篇;君其有灵,听闻吾声,朝歌显名,官拜大夫,仗义疏财,心系百姓......

    ……

    呜呼大夫!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圣人!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李靖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

    并且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自责,沈大夫啊!

    是我李靖害了你,你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仁义,如今却与我天人永别。

    李靖心中悲痛啊!世间少了一名圣人啊!

    片刻后他勉强的站起了身,暗暗思道:沈大夫今日身死都是因为我李靖,因为那逆子才会有如此的大祸。

    如今闻太师数日前北海大胜,现已提兵回朝,怕不日便有旨意来到陈塘关,请回沈大夫。

    但偏偏此时大夫死在了我陈塘关,我李靖干系难逃,恐怕一家老小都会被连累。

    罢了罢了!

    沈大夫已死,我李靖岂能独活!忙举剑高呼:

    “大夫在上,今日我李靖便陪您一起去死,黄泉路上也算有个相伴。

    “哀乎大夫,痛乎大夫!你今日虽死,但天下人会记得你。”

    “沈大夫,黄泉路上我李靖来陪你了!”

    李靖眼睛一闭,心一横将手中的剑放到颈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