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季布后人-《汉灵大帝》
第(2/3)页
这一系列变化使得帝国的百姓,尤其是帝国的豪族开始重新审视粮食的地位。粮食是唯一的财富象征吗?如果现在是,那么五年以后呢?天子只保证五年,五年以后如果没有大面积的灾荒,粮价下跌不可避免。
这两年,新发家的豪族都不是屯积粮食带来的。张家和卫家的造纸,宣家的医馆,众多的大型畜牧场,边境粮食贸易,边境附近的建材生产和贸易。这些不仅与屯积粮食无关,反而说明把粮食卖了,变成钱来办其它赚钱的营生似乎更容易发家。
于是,有些豪族就开始琢磨着办一些新兴的产业了。
现在帝国官营的主要是大型的冶铁作坊和晒盐作坊,其它作坊都对民营开放。所以民间资本有很大的运作空间,只是以前帝国的豪族都象守财奴一样,只看重屯积粮食这一招。随着观念的慢慢转变,织布作坊,酿酒作坊,水泥作坊,琉璃作坊等在帝国各地多起来了。有些豪族想得更远些,计划筹建机械作坊。
对于这一潮流,牛弘全力支持。只要不涉及帝国在冶铁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就全力支持民营来搞。还让洛阳太学编写了相关技术的小册子,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让民间无赏使用。
连张让也动了心。前年开始的大型畜牧场使张让赚了不少,现在肉禽蛋价格下来了,畜牧场尽管也很赚钱,但没有开始那种暴利了。张让想涉足新行业,又不知做什么,就来问牛弘。
“陛下,大汉下一步鼓励做什么?咱们做奴才的要争着拥护,也可以赚点钱。”张让说这话时一脸的笑。张让说话很有水平,本来是想打听做什么可以赚钱,一到他嘴里变成响应牛弘的号召,帮牛弘抬轿子了。
“朕想想”,牛弘对于张让办产业还是支持的,只要他不挖空心思收受贿赂或弄一帮人搞帝国国库的钱就行。
“办水泥作坊吧,下一步帝国兴修水利,修路都要用到水泥。”牛弘对张让说。
“陛下心好,凡事想着奴才,奴才这里谢过。”张让说道,高高兴兴而去。
这两天,鄂儿有了心事。鄂儿的性格是外向型的,精怪调皮,一有心事就写在脸上,牛弘很快发觉了。
“鄂儿,怎么了?”牛弘问道。
“没,鄂儿挺好的。”鄂儿显然想掩饰。
“心事都写在脸上了,还说没。这样会把鄂儿变丑的,朕可饶不了你。”牛弘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