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五十章 扩大生产-《化工大唐》


    第(2/3)页

    陈晚荣还以为两人好奇心太重,玩得忘了时间,随口问的,没想到竟是惹来陈王氏的一通埋怨,笑道:“回来就好了。”话音一落,只见陈老实和王中则肩并肩进来。

    雇工们端起碗,准备吃饭了,陈晚荣大声道:“吃饭之前,我先说个事。”雇工们忙放下碗,看着陈晚荣,不明所以。

    陈晚荣扫视一眼众人,道:“明天是旬假,明天不用做工,休息一天。想回家地,想出去透气的,想买东西的,都去办吧。”

    庄稼人哪有放假不放假的念头,听了这话不仅没有附和赞成,反倒是一片惊讶,惊愕写在脸上,兀自不信有这种好事。

    王中则的反应最快,试探着道:“东家,我们都是庄稼人出身,放甚假呢。明儿,我们接着干。”要是在现代社会,那些企业老板请到这种员工。肯定是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他的话就是众人所想,七嘴八舌的附和,参差不齐。

    陈晚荣等他们议论过了,这才接着道:“以后,每逢旬日都休息,一个月休息三天。饭堂照样开饭,吃喝不是问题。”

    唐朝十日一旬。逢旬休假,一个月才休三天,比起现代社会地双休,一个月休息八天陈晚荣捡了大便宜。

    “那不是和官老爷一样了?我们不是官老爷,咋一样了呢?”有人嘀咕起来。朝廷的官员才有这等休假制度,泥腿子也有这待遇,要他们不惊奇都不行。

    陈晚荣宣布了一条更让他们吃惊的消息:“吃过午饭就不做了,把东西收一收。”

    “怎么不做了?”陈王氏代表众人问出来。

    陈晚荣回答道:“娘,晚上不是要请黄先生他们么?都是乡里乡亲的,还带着亲呢。能不一起乐么?得早点准备。”

    这话陈王氏爱听,还没有说话,陈老实就先发表意见了:“还是晚荣虑事周到!”

    陈再荣进入东宫这事肯定要大操大办,好好乐上一通,以陈晚荣的为人,断不会没有雇工们地份,他们早就想到这点了。只是没有想到陈晚荣竟然放了他们半天假。愣了一阵,这才齐声道谢。

    陈晚荣手双往下压,要他们安静下来,道:“还有一件事情,要麻烦你们了。以我们现在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要扩大生产。要做大,就得要人手。我对你们地表现很满意。也相信你们的为人和眼光,因此我要你们推荐一个人来做

    话还没有说完,就给雇工七嘴八舌的议论打断了:“要我们推荐人?好啊好啊!”然后就在想推荐谁了。张三李四地名字叫了一长串。

    这么优越的条件,谁不想把自己地亲戚朋友介绍进来呢?他们能不乐吗?

    放眼唐朝,真正懂化工的人除了陈晚荣再无第二个,自己去招与他们推荐差不多。推荐反而更省事,是以陈晚荣才决定采用这办法。

    至于想招收识文断字的人,那就更困难了。唐朝的教育制度虽是为后人称道,可一个大县的县馆才四十名生员,整个唐朝读过书的人又能有多少呢?一抓一大把不识字地。在哪里招收都一个样。

    “静一下!”陈晚荣提高调门。道:“推荐是要有条件地,如果出了问题。你们也要负责任。整出大事了,你们也得走人,所以我希望你们在推荐人的时候,要多思虑下。”

    之所以要实行“连坐制”就是要他们慎之又慎,推荐最好地人选。再一个,他们有连带责任,会相互监督,不怕泄露秘密。要知道陈晚荣是独家经营,保住秘密是头等大事,不得不这么做了。

    都是朴实地庄稼人,哪有什么歪心思,异口同声的保证,一定要推荐最好的人。

    “木匠最好推荐木匠,包装的最好推荐包装的。”陈晚荣又说出一个让他们难以理解的条件。

    做香皂和包装都不是问题,学上几天就会了。唯独这木匠不是一两个月能够学得成的,木匠麻利地手脚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要是没有这条规定,就算人手增加一倍,包装就会卡住,产量也未必上得去。

    前面的条件都能接受,这条却引来一片争议声,王中则很是沮丧的道:“东家,我儿子诚实肯干,就是不喜欢木活,这不可惜么?”

    “对呀!”七嘴八舌的附和声响起。王中则的木活手艺有目共睹,真的是好,他地儿子不会木活,类似的事不少。有了这条规定,未必对找到合适的人,由不得他们不急。

    “别吵,别吵!”陈晚荣笑道:“其实这一点难处也没有,你们可以相互之间商量一下。王师傅地公子不会木活,要是有人的亲友木活不错,想来做工的,不就可以么?”

    这主意好,雇工们齐声赞好,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陈晚荣最后道:“这只是优先录用原则,并不是死的。真是出众的话,我会考虑雇用。”

    有了这话,雇工们还什么好顾虑的呢?王中则喜滋滋的道:“东家。这消息实在是太好了,我们急着赶回去呢。能不能下午就走?”

    他这问题代表大家问地,尽皆盯着陈晚荣。陈晚荣理解他们急于把好消息告诉家人地心情,笑道:“可以,等你们回来,再给你们另办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