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酷哥-《我是演技派》
第(2/3)页
通俗的说就是要演员在体验生活前,演员会对角色的形象、性格、外部动作、习惯、交流方式等有着各种各样的遐想和构思。但这戏都只是停留在理性层面的空想和猜测,都是纸上谈兵。
演员唯有真正走到角色生活过的地方,走进角色的生活空间,吃着角色喜欢吃的食物,看着角色喜欢看的书,玩着角色喜欢玩的游戏,做着角色每天喜欢做的事情,接触着角色每天接触的人群,完全走进角色的生活中去,演员才能真正理解角色,感受到角色,并开始成为角色。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说穿了就是体验生活是演员完成创造角色的创作基础。
举个最浅显的例子,罗伯特.德尼罗是公认的“教父”级的演员,他曾经凭借《出租车司机》中出租车司机的角色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提名。而他在出演这部戏之前,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开出租车工作十二小时,长期深入的经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日常生活。
所以他在表演时不再需要刻意去做出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习惯动作,表现出一个出租车司机该有的态度和反应。因为他已经成为一个出租车司机了,本能的就会产生出一个出租车司机当下应该做的,应该想的,应该感受到的种种,真正做到了“我就是角色”。
再比如吴精为了拍摄自导自演的《战狼》,在特种兵部队里待了整整十五个月,每天和特种兵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最终完成了一部票房过五亿的电影,而后的《战狼2》更是让国人赞叹不已,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纪录。
所以说吴精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别老是说什么吴精没有演技了,哪怕他真的是没有演技,但至少他用长达十五个月的真实深入的部队生活体验,塑造出了一个让观众相信并震撼的冷锋形象。
当然,贺新仅仅体验了一个星期的邮递员的日常生活,还不能做到这种程度,但至少他了解了邮递员每天工作的流程,知道每天中午各个片区的邮递员汇集到所里的食堂吃午饭时,会说着每个人负责的那一片的各种八卦,比如哪个单位换领导了,哪户人家的丈夫出轨被老婆抓个正着打个不可开交之类。
而且他们每个人对路线很熟,正如带贺新体验生活的那位师傅说的那样,大街小巷闭着眼睛都能摸得过来。
回归到角色本身,不得不说李妙雪在塑造角色的时候,把小烈塑造成一个邮递员是极为准确的。
小烈是通过女主角曼儿向他问路而相识,然后在送信的时候通过救了因暂时失去嗅觉而煤气中毒的曼儿而相知,最后又通过一心一意帮着曼儿寻找那副画中的风景而相恋。这是一条完整的叙事线,剧本的故事性很强。
其实在一部电影还没有完成之前,评判这部电影好或者不好,是不是烂片,演员能够做的是很有限的。除非是主演演技很差,让观众一看就出戏,那绝对就是一部烂片,就好比《留海堡垒》这种的。
很多时候演员兢兢业业的表演,而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却不能让观众满意,这个就不应该完全由演员来背锅,问题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出在剧本、导演或者是剪辑上。
而演员能够把控的除了自身的表演,还有就是剧本。
贺新踏入这个圈子,刚开始接到的两部戏,《单车》和《蓝宇》完全是撞大运,却给他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一举奠定了他在圈内站稳脚跟的基础,还让他具备了一定的对剧本挑挑拣拣的权利。
除了《玉观音》、《征服》、《中国式离婚》,还有《插翅难逃》这几部他上辈子看过的,印象深刻的电视剧以外,《小裁缝》、《紫蝴蝶》、《香火》和现在正在拍的《恋之风景》,他之所以接下来出演,除了片酬、人情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看剧本的故事性强不强,是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象贾科长拍的那种无聊、冗长的家乡三部曲他就很不喜欢,因为那种毫无故事性的表演会让他无所适从。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上辈子缠绵在病床的时候,用手机特地冲了一次会员,看的最后的一部叫《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电影。
因为当时他看到这部电影是汤维主演的,而且看名字觉得应该是一部灾难片,但是结果花了近两个小时,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脑子是懵的,不知道看了什么。
直到现在回忆起来,印象中好象只有黑暗阴冷的长街,连绵不断的细雨,过于频繁的长镜头捕捉,容易让人精神错乱的故事情节,还有就是比较多的男主角近乎梦呓般的旁白。
而巧的是,他居然在《恋之风景》的片场见到了这位男主角。
“阿新,这位是饰演小武的黄绝!”
“黄绝,这位就是贺新。”
李妙雪给两人介绍,贺新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年轻版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中那个神经质的男主角。个子跟自己差不多,脸上依旧有些坑坑洼洼,一头带点微卷的短发,发际线还没有象《地球最后的夜晚》中那么堪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