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五 、初到美国(2)-《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四百七十五 、初到美国(2)
所有的人的都挤在船头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那个雄伟的金门大桥横跨在天际,这对从没有看到过这样大桥的每个中国人都觉得惊叹。这就到了繁荣富强的美国?
到这个时候也没有接到美国政府任何一个电报。蒋夫人的脸色有点不大好看了,也是哈,自己远涉重洋而来,临到头了却是这样的一副情形,换了谁的心情都不会好。
不过,谁叫这次是一次私人性质的访问呢。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也是说得过去的,至少在外交礼仪上算不上失礼。
游轮在码头上缓缓的停靠,只见码头上是人头攒动,到处是挥舞着汉文标语,锣鼓喧天,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以及中国驻圣弗朗西斯科总领事馆和华侨各界代表都在码头上迎接。
到处是各种口音的中国话,让人觉得这就是一个中国城市。看到这样的情形让船上的每个人的心情都是一振,在异国他乡还有什么比乡音更让人感到暖心的呢?
在码头迎接的还有对这次访问起了极大促进作用的亨利?卢斯,这个卢斯的父亲是十九世纪后期来华的老传教士,他本人在中国度过了童年,因而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卢斯是20世纪美国新闻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创办了《时代》、《生活》等著名刊物,成立了当时美国最大的杂志出版公司——《时代》公司。 卢斯是共和党的重要人物,他主张美国实行“亚洲第一,美国应该坚定支持中国的正义事业以保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的政策。卢斯多次访华,并且与蒋夫人的家族建立了密切联系,在中国的抗战爆发后,《时代》周刊对中国抗战的报道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许多美国人正是通过《时代》周刊了解了抗战中的中国,了解到蒋夫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女性。而这次蒋夫人之所以能够成行就是卢斯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在蒋夫人到达美国后他将是蒋夫人在美国的主要陪伴者。在蒋夫人巡游演讲期间,卢斯将利用其个人影响在各大城市发动各界名流加入到欢迎活动之中,精心安排蒋夫人与当地的政界人士、社会名流、新闻媒体和公众进行接触。随同卢斯来的还有美国对中国抱有好感一些美国友人。
等到蒋夫人出现在旋梯旁的时候,码头上的乐队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由于是私人访问,所以不能演奏国歌)整个码头上响起雄浑悲壮的歌声。
蒋夫人穿着的一身黑色旗袍,显得庄重、典雅,码头上的镁光灯一片闪耀。
就接着就是一群军人出现在蒋夫人的后面,黄佳俊以下的每个军人都是军装笔挺,显得英武。他们的出现让码头上出现了暂时性的寂静,接着就是更大欢呼声。
第二天,美国媒体在头版头条上这样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中日战争爆发三年多来第一次在美国看到中**人,据说这些都是从惨烈的战场上经过无数血战的英雄……虽说他们是一次私人访问,但是无疑中国人对美国政府的怠慢是心有不满的,所以他们在用自己的形式向我们发出无声的抗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