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四、血染天南-《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2/3)页

    滇缅公路一修通就成为日军的心腹之患,日本人就处心积虑地要把滇缅公路切断。切断了这条国际交通线,就可以断绝中国的物资供应,逼使国民政府投降。

    在日军的情报部门向大本营提交的一份分析报告中这样写道:“滇缅公路从修通之日起就取代了中国西北公路成为中方输入物资最重要的通道。每天通过滇缅公路和滇越铁路输入的物资达四千余吨。还不计算从这里运进的各种生产设备。这些物资包括供应了中方几一百万军队的武器装备,维持经济运转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无数内迁到大后方的人们所需要的基本消费品,总之,当时维持整个抗战所需要的、中国不能生产所有物资,都依赖这条生命线运进大后方。”最后,这个情报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这些物资让数以万计的皇军勇士被打死,也是支撑中国政府继续抵抗皇军的依靠!如果能够切断这条公路那么中国政府就失去了抵抗的物资基础和勇气。”

    为此,日军还专门成立了“滇缅路封锁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原来的历史上成立于1940年日军攻占越南之后。)

    东京的大本营授权这个委员会可以动用一切力量外交、军事等手段务必切断滇缅公路,特别是对英国人施压。当然这个时候的英国还没把日本人放在眼里,也就不了了之。

    在外交手段是去作用后,那么军事打击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1938年初,日军大本营决定加强第21军,除原有的第五师团,第十八师团和104师团外,另外就是在国内组建的第三十五师团以及在台湾组建的一个混成旅团统统划归第21军。

    安藤利吉中将在得到兵力支援后,踌躇满志,一心要在华南建立一番功勋,好让自己早日踏入大将的行列。

    三月初,山下奉文就带着三十五师团在海南登陆,开始进行适应性训练,重点是山地作战以及热带雨林中的作战。

    在广州的第五师团和第十八师团以及104师团也是积极的准备,补充作战物资,准备发动桂南作战。

    本来中国方面也是对日军的动向早有准备,为了统一指挥在华南的军队,军委会授权白长官这个桂林行营主任统一指挥。

    但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白长官坐镇桂林,开始排兵布阵,又把第四集团军从华中调回,同时极力要求军委会再派出主力部队支援,这就是第四十八集团军南下的原因。本来按照白长官的计划是抢先在广州动手,以减轻桂南的压力,但是天不从人愿,再加上随枣战役的爆发使各部队的调动被延误。

    在随枣战役一结束,在中国其他方向的日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基本停止,安藤利吉认为发动桂南作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东京大本营也认为有必要在华南中**队比较虚弱的情况一举拿下,也就同意了安藤利吉中将的请求,并从中国派遣军里把飞行第59战队(战斗)、飞行第90战队(轻轰炸)组成的第三联合航空队进驻广州,并命令中国方面舰队给以密切配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