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一、诚惶诚恐-《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2/3)页
当然,组织这个战地督促指导组是最先由行政院提出的,他们的理由是及其冠冕堂皇的:在这个特殊时期,就是要最大的程度的调动国家民族的力量投入到抗日救国的事业中来。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有必要对所有好的方式方法进行全面的探讨研究,看看能不能在其他的地方实施?这个理由的提出让老头子很是恼火,但是对这个建议用现在正处于战时无法保证安全而给暂时压住了。
黄佳俊却明白最高当局为什么会这样做?主要是这个建议是由国民党的副总裁汪精卫提出的,这就让最高当局很是忌讳:是不是由此而让汪利用自己巨大的声望与黄佳俊这个从美国回来的年轻人受到影响。
后来,有更多的人附和这个建议,特别是**方面也提出后,这就让最高当局感到不好办了,拒绝的话说不定**会暗地里采取行动,到时政府方面就被动了。
所以,最高当局就把自己的心腹军政部何部长、政治部陈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张群、以及军统戴局长找来商议这个事情。
何部长由于与黄佳俊的特殊关系,不大好直接发言,陈部长虽说对何部长不大对盘,但是在这个事情上也认为不必过于紧张,特别是张群说了这样一句话:“委座,汪先生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大家都是为了抗日,特别是**方面的行动才是关键。有汪先生出面**也不好做的过分!”
最后,最高当局问戴局长:“雨农,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校长,学生认为这个黄佳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以信任。再说了,我们正在做美国的工作,而在美国黄佳俊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再说了,黄佳俊从一开始就在限制**在他的部队里的活动!对于这一点,军统方面有很完善的监督!”戴局长在经过一番紧张的思索过后,还是决定帮黄佳俊一把,毕竟刚刚才收了别人好大一个人情。再说了,这个黄佳俊做事还是比较有分寸的。
最高当局现在对戴局长越来越是信任,在要求加强监控的基础上,同意了这个战地督促指导组的建议。当然,要往里面渗些沙子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后来,苏联顾问团也要求加入,他们的理由是去考察一下新180师的训练和备战情况,以期更好的为中**队的抗战作出更大的贡献云云。
这些情况都是黄佳俊从军统和其他渠道得到了消息,这样也好让自己能更好的应对不是?
黄佳俊带着队伍到达霍山县,已经接到了电报说这个督导组一行已经快要到了。黄佳俊不敢怠慢命令当地驻军加强戒备,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自己则亲自布置迎接工作。再把所有工作都全部过了一遍后,就开始忐忑不安的等着这些原来只能在历史上感叹的人物的到来。
1938年7月16日,上午,十点,霍山县城东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