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我是教官(二)-《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2/3)页
学生对的训练也引起了关注,张师长亲自来看了几次,对训练非常的满意。黄明趁机向他提出要给每个人装备一把德制步兵铲,他觉得这是一个好东西,轻巧、适用又好携带,既可以用来构筑工事,白刃战时又可以杀人利器。当时在国内没有多少人重视它。黄明又通过郭家的店铺大量的收购了云南白药。
一个月后,黄明开始对士兵进行实弹训练,室内课也开始加入军事理论学习,他的内心是想把这些学生作为军官来培养,时间越来越向事变发生靠近,他的训练脚步也在逐渐地加快。
很快来两个月的训练就过去了。按计划应该对士兵们进行工事的构筑训练,黄明要求每个人都能构筑单兵掩体,防炮洞,战壕,并严格要求,这样无疑会减少战场上的伤亡,提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让这些上过战场的教官给他们讲解战场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让他们少付出生命和鲜血。
着重进行阵地战和游击战的训练,也开始培养狙击手,这里有一个惊喜,就是司徒华和崔老四可以说是天生的狙击手,他们与其他的十名在射击上有天赋的士兵被挑选出来,由黄明亲自进行狙击手训练。
局势越来越紧张,到六月下旬,三个月的训练就要结束了,黄明专门到师部找师长,问对这个学生对安排问题。
“师长,训练已经要结束了。这些学生士兵该怎样安排?”
“你认为呢?”
“我觉得如果就这样把他们送上战场,有点不值得!”
“谁说要让他们上战场?他们上战场能起多大作用?一颗子弹就可以打死。我以前就说过决不让他们上战场去死!”
“师长,毕竟他们已经穿上了军装,他们已是军人。怎么能不上战场呢?当然就这样上去无疑是送死!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眼看局势越来越紧张。大战一触即发,为了让这些学生能尽量早点形成战斗力,也让他们如果有朝一日上战场能尽量少些伤亡,能不能给个一两百老兵,最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和他们混编以老带新。你看?”
张师长一听:“好办法。可以这样做,老兵现在哪里都缺。我手里倒是有一批只是……”
黄明:“师长只是什么?”
“这些老兵打战绝对没问题,战斗力都很强。都是些兵痞,不好管理,把带坏了那些学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