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 万中唯一-《明耀四方》


    第(2/3)页

    二丫点头允许。

    赵进今年四十一岁,用民间话说,已经是半截土埋脖子,这是主要他的特点。

    他的另一个特点也很抢眼,是最早追随张新的人。

    当赵进挑选出两名随行俘虏时,众人不约而同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跟随张新时间长久的人,想法都和别人不一样。

    正常人想法,带两个俘虏下船,肯定带那种吓破胆的,有利于谈判。

    赵进不是,他带着两艘被俘虏的船长,而这两人是所有俘虏中最冷静的、最理智的。

    片刻后赵进带着俘虏,摇着小船在澎湖码头上岸。

    此刻正值午夜,码头有人,但很少。

    上岸后,两名荷兰籍船长获得自由,其中一人深深地看了眼赵进道,“我带你去见我们的总督,歌兰德先生”

    赵进只会一句荷兰语,“给我找一个翻译。”

    “没问题,请吧。”

    两名船长侧身邀请赵进先行。

    不可否认,有些人不怕死,不惧死,不畏死,赵进算一个,走路昂着挺胸,眼神阈宙有神。

    跟着指引往岛上深处走。

    赵进沿途看到荷兰人在这里修有坚固城墙和炮台,不过,他并不担心,因为澎湖码头仅有两艘荷兰人炮船停靠,且已经被包围,如果反抗,连升帆的机会都没有。

    根本打不赢。

    之后,赵进走进一栋防守森严的三层石制建筑中,并被要求在一层客厅等待。

    接着两名船长俘虏离开。

    等待时间不久,大概一个时辰,赵进终于见到歌兰德和翻译。

    翻译是大明人,一个青年。

    歌兰德约四十岁,留着一脸络腮胡子,目光犀利,看着颇为威严。

    赵进是第一次对敌人劝降,没有经验,也没有前例可以参考。

    然,赵进明白,他这次谈判不需要高深技巧,否则不会带两个最冷静、最理智的俘虏回来。

    简单介绍后,赵进威胁道,“投降,可以活命;顽抗,死路一条。”

    确实不用赵进说太多,港口外,夜幕后面的情况歌兰德已经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