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一裂地造海计划的主要目的,自然还是为了在方便当地居民在取水方面的便利之余。同时也寄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大幅度的恢复旧时代的那些渔业,以及【加快对周边区域提供氧气层面上的大气补给】。” “这【格利泽667cc】的殖民星大气厚度虽然比较理想,而内部也确实存在着非常罕见的氧气成分……但含氧量终究也就只占到大气成分的3%左右,更多的气体成分则是二氧化碳与氮气和氢气。” “这个数据也就只比火星好一点。” “但作为一颗未来即将为三十亿人以上供给的殖民星来说,还差的很远。” “故此,我们接下来不但要在位于这颗潮汐锁定的行星非宜居带的位置,不断放入大量来自蓝星这边的海水倒灌,以使得那些海洋藻类能够尽可能快速的大量制造氧气,用于改变这颗星球的大气成分。” “就算是位于宜居带一侧的晨昏线地区,也得出于居民在地表生活的宜居便利程度考虑,同样留上一个……” “反正对于已经具有重核聚变能源的我们来说,不论是海水引起的盐碱地问题,又或是海水本身,其实都是可以用那近乎无限的电力,去轻松解决的‘小问题’而已。” “既然确认了那颗星球体积,至少是蓝星1.5倍大小的晨昏线地区,足够挤得下三十亿人口在地表共同生存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将自己的居住环境,改造的更为宜居一点呢?” “请试想一下吧————如果换你来住在周边满是一望无际的岩石地域,并且还永远都看不到白天黑夜的晨昏线地带生活的话……” “你会更愿意选择这种光秃秃的岩石地域,还是附近靠着一个温暖地中海的海边住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