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协议-《天之骄龙》
第(2/3)页
赵佣早知道他会这么说,淡淡一笑,胸有成竹的道:“我可不会白日做梦。我知道那‘乾坤大挪移’,非明教教主不得修炼。而且我也并非想去学它,只是想借读一下,印证一下自己作学。到时你大可在一旁监视,免得我动什么手脚。至于这教主之位,既然你不愿意当,我也不会强迫你。只要你答应我,在控制教中大权后,跟朝廷合作就可以了。只要你们在教义里对朝廷拥护,到时朝廷自然不会亏待。不止会承认你们为合法的宗教,或者还能给予法令支持明教的发展。你觉得如何?”
他这承认明教的合法性一招,实在是击中了韦敦的要害,让他大为动摇。犹豫了半晌,韦敦才皱眉说道:“的确是非常诱人的条件,可我凭什么相信你?”
赵佣取出印信,在他面前一亮,微笑道:“就凭我是大宋晋王,当今皇长子,日后的大宋皇帝!”
青龙会总堂内,韦敦仍紧盯住面前的印章,犹豫不决。
汴梁城大南门外,苏轼正凝视着蜿蜒的高耸城墙,感慨万千。自从赵佣离开后,苏轼就被他描述的那动人体制所吸引,花了大量时间来思考可行性。初始以为自己很快就能被召回朝堂,却不想一等就是大半年。不过这也让苏轼对日后的艰难与阻碍,有了更高的警惕。
到驿站安顿好后,苏轼便来到皇宫前,等待官家的召见。却不想迎面正碰上匆匆而至的赵佣。
赵佣一见到苏轼,惊喜的上前一把抓起他的手来,大笑道:“东坡先生,你终于回来了。哈哈,你来了,我终于有了成功的希望啊!”
他心情不错,刚才已经和韦敦达成协议。赵佣以青龙会中高手为助力,帮韦敦摆平妙风法王,并在之后承认明教的合法性。而韦敦在掌权后,要控制明教的发展,不再以聚众反抗官府为手段,而改以辅助官府施政。
苏轼对赵佣的热情也颇为感动,笑道:“哪里,若非殿下,下官也不会再重返京城。官家这次能重新任用苏轼,我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佣哈哈大笑:“东坡先生有这心就好,但也不必太过劳累。要知道我大宋需要的,可不是鞠躬尽瘁,尚且无力回天的诸葛孔明,而是那整肃纲纪、震慑宵小、中兴朝廷的魏弱翁啊!”
苏轼听得敛容一礼:“下官遵命,当引以为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