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大河-《天之骄龙》
第(2/3)页
按理说,官家既然在这“引黄东流”上面吃了无数苦头,就该放弃这一方案。改而修缮“北流”的防洪设施才对。可是他却有所顾忌,不能下此决心。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黄河“北流”之后,入海口处,已经几乎到达宋辽边境了。如此一来,大宋国都汴梁这一原有的天然屏障,黄河天险就此荡然无存。辽人可以轻易突破南下,这就是让大宋君臣无法安枕的最重要原因了。当年的仁宗也是有鉴于此,才决心引黄回流,造成了如今的局面。而“后世”金兵能快速渡过黄河,也是其能包围汴梁的一条重要原因。
如今这重提“引黄东流”的奏章被赵佣捧在了手中,他是左右掂量,同样的取舍不定。
沉思良久,才开口对官家说道:“爹爹,臣以为这自大禹以降,治河莫不以疏导为先。若有堵塞之举,总是引来祸患。因此,到底是选择哪边,还是应当依照如今的地势来取舍。不能因为其它任何原因,而改变这一定策。”
官家皱眉道:“这么说,你是主张仍然使大河北流的了?”
赵佣摇了摇头:“臣如今并不知晓大河各水道地势,所以不能妄下定论。而臣的意见,也是从此而来。如果不能确定各水道优劣,则绝对不能贸然行事。否则百姓不得安宁,朝廷为之震动,实在不是好事。至于这大河泛滥,当然也要尽快解决。所以最好能组织精通此道的人才,专门查验如今形势,以期尽快决断。另外,臣以为,这大河水患,其根本在于水中的泥沙过多。查究这泥沙来源,还是从上游冲积而来。所以如果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黄患,除非能让上游的泥沙减少,才是根本。想要做成这事,虽然并非无法可想,但却最少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官家听了,惊讶的问道:“这黄河泥沙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多,不曾听闻有法子能让它少了的。莫说几百年,只怕就是几千年,若是能成,也定然会有人愿意去做的。六哥儿你且说是什么法子?”
赵佣自然知道这后世人人皆知的道理,此时当然会令人惊奇。于是缓缓的给官家讲解那植被保护土壤,改良土壤的方略。听得官家直皱眉头,叹气道:“原来当真是个旷日持久的法子!就算如你所说,我大宋国势昌隆,到时倾全国之力,怕是几百年也无法办成。”
赵佣点头同意,知道这种事无法说得准。莫说几百年的坚持,就是几十年后,自己父子都不在了,也不知道那时的当权者会不会坚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这种无谓的消耗。
官家叹完了气,又自嘲的一笑:“如今那上游还在党项人手中,朕却就想要做这种旷古未闻的大事,的确是心急了些啊!”
赵佣陪着他笑道:“哪里,爹爹您心怀社稷安危,辛勤操劳。古之明君,不过如此了。”
官家听了微微一笑,对他这马屁很是受用,又想起一事,说道:“说到这党项,朕倒想起来一件事。前些日子,沈括曾献《天下州县图》,比起原来的,精细了许多。朕这几日来,常常观看此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