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调音师里还有钢琴曲的事儿?【4k,求全订,求月票!】-《从小说开始的文娱大莽夫》


    第(2/3)页

    一个学民乐的会弹什么钢琴曲?

    这是一部分人最真实的想法。

    高傲而自负。

    傲慢而充斥着偏见。

    网上不乏某些人对调音师里李想弹奏的钢琴曲,说三道四。

    -【弹奏的钢琴曲是什么垃圾啊?民乐碰瓷西洋乐吗?】

    -【没我老师弹奏的一半好听。】

    -【什么曲子,不会是自己瞎编的吧?也真是难为他了。】

    但越是在这行深耕,越是有真本事的钢琴大师,反倒态度来了个两级翻转。

    不说鼓吹李想这两首钢琴曲弹奏的多么好。

    但至少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这两首钢琴曲哪里不好。

    因为他们听懂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听懂是一回事,立场又是一回事。

    屁股决定脑袋。

    李想得罪西洋乐协会会长奎风的事情,圈内人没有不知道的。

    就算这两首曲子再好听,也只能装作没看见。

    不表态,就是他们最后的底线。

    奎风自然知道他们的想法,

    在舆论发酵的第一时间,他本来想看看李想弹奏的水平到底如何,进而挑挑刺。

    依靠自己的专业性,找找他弹奏曲子的漏洞,继而公开嘲讽他。

    可是没想到,当他看完这部调音师后,尝试着在家复刻李想弹奏的两首曲子,却发现……办不到。

    明明按部就班的弹奏,却好似陷入了汪洋大海中,仿佛李想弹奏的只是这个曲子的冰山一角。

    屋内,奎风坐在钢琴前,双指如跳跃的音符一般,在钢琴键上跳动着。

    悠扬欢快的钢琴声才刚刚奏响,便戛然而止。

    又失败了!

    奎风阴沉着脸,屋内的气氛陷入低气压中,学生战战兢兢的起身说道:

    “老师,要不我们先走吧?”

    “华沙国际钢琴大赛的评委都已经到文娱办了,冯秘书长刚刚打电话催促我们赶紧到场。”

    “……”奎风不情不愿的点着头,他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缓缓起身吩咐道:

    “我们走吧。”

    华沙国际钢琴比赛是世界著名钢琴比赛之一,从1927年开始每五年举办一次。在华沙爱乐厅举行。

    它与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音乐大赛、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并称为世界四大钢琴音乐比赛。

    而华沙国际钢琴大赛更是雄踞四大钢琴比赛之首,堪称音乐界的“奥林匹克”及钢琴界的“诺贝尔”。

    五年才举办一次,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是其最大特色。

    顶尖级评审团会根据参赛者的实际表现来评定每届比赛的六项大奖以及特别奖,但若他们认为某一奖项没有人有足够资格获得,就会把它悬空,不会让后来者递补。

    因而,在“华沙钢国际琴比赛”70余年的创办历史中,其获奖者几乎无成为流星,大多成为国际上声名赫赫的钢琴大师。

    今年华沙钢琴大赛的两位评委率先而来。

    一是为了明年到来的华沙钢琴大赛与华夏文娱办官方进行例行沟通,希望一如既往的得到文娱办的支持,共襄盛举!

    二是他们两位评委提前赶来,想大力推广钢琴大赛在华夏的发展,并想在华夏尝试建立华沙少儿国际钢琴比赛。

    德米特里·阿列克谢夫与玛尔塔·阿格里奇,这两位华沙钢琴大赛的评委也是组织者之一,此次前来便是为了这两件事。

    文娱办会客厅。

    卫老正接待他们。

    但不知为何,德米特里和玛尔塔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双手胡乱比划着,用蹩脚的中文说着话:

    “哦,卫先生……我们想要见见调音师,知道吗?就是调音师?”

    玛尔塔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德米特里也在一旁附和道:“我的天呐,那位男猪脚,简直就是天才,他弹奏的是……是什么曲子?”

    卫老地铁老人看手机.jpg……

    说的这是啥啊?

    “你们不要着急,慢慢说。”

    卫渊看向他们的翻译,说道:

    “两位大师刚才说的是什么?”

    翻译擦了把冷汗,说道:

    “卫老,稍等。”

    而后,他转身用英语询问两位方才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经过一番解释,翻译终于搞懂了。

    他看向卫老说道:

    “两位评委老师,在酒店闲暇之余,看了一部微电影,名字叫做调音师,其中男主弹奏的两首钢琴曲选段,实在是精彩异常,让两位评委见猎心喜,他们非常迫切的想要认识这位老师。”

    “调音师?”

    卫老一脸懵逼,什么跟什么啊?

    好在冯秘书立即附耳,小声说道:

    “卫老,调音师这部片子我也看了,是李想拍摄的。获得了这一年度的微电影大赛的冠军。”

    卫渊:“!!!”

    又是李想?

    怎么哪哪都有他?

    “打电话叫他过来。”

    “是。”

    冯越当即点头,不着声色的离开了会客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