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不是她的孩子-《锦衣卿相》


    第(1/3)页

    “你是说嘉乐公主与内贼勾结,危害皇室?可她这么做有什么收益呢?”

    皇室是她最大的保障,皇室一倒,亡国公主的下场众所周知。除非她想走武则天的路,登基为王。

    难不成她真有这样的想法?

    眼见着她气意全消,韩韫玉放下心来,“大抵有两个原因,一是她受人恩惠,才得以回宫;二是公主对陛下,心存怨恨。”

    “为何对陛下心存怨恨?”苏希锦不解。

    “公主离宫并非流传的体弱原因,而是八字不祥,克血亲。”

    公主生下那年,先皇去世。公主满两岁,亲生母妃德妃去世。

    如此,那也说得通,就是感觉有点奇怪。苏希锦杵着下巴,暗道自己脑洞大,竟然以为她想当皇帝。

    “皇室倒了,公主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她摇头,然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可知谁提出让公主回京的?”

    一个放养十一年的姑娘,总不会没来由的被人记起,又没来由的回宫。

    韩韫玉神色复杂,“礼部谢侍郎。”

    谢家?谢家跟嘉乐公主合作?

    也是,嘉乐公主与各宫娘娘交好,自她回来后,谢贵妃开始复宠。

    而她离宫这三年,楚王遇刺、五皇子坠马、六皇子中毒,吴王愣是一点事都没有。

    从家族方面来说,当今陈留谢氏与前朝皇族宝林谢氏,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扯。

    她将这些疑点串联起来,越想越觉得可能。

    “你还忘了一点,曹华也是谢氏推荐的,”韩韫玉突然将她搂进怀里,下巴摩擦着她的头顶,忍不住喟叹,“还有二十三天。”

    还有二十三天两人就要成亲了。

    曹华?是了,她任大理寺卿时,扳倒的大老虎。当年曹华案发,谢太师自请闭府,反思一个月才重回朝廷。

    不过曹华在流放的途中失踪了,不然说不得可以撬一点东西出来。

    “你这样说,我倒想起一件事。”苏希锦撑着他的肩膀,抬起头,“我回京时,陶老曾对我说过一句话。”

    “嗯?”

    “赵王不是贤妃的孩子。”

    韩韫玉忍不住拢了拢胳膊,将她圈得更紧,“他如何知晓的?”

    “伺候贤妃娘娘的宫女临终说的,说贤妃疯之前半宿未睡,一直嚷嚷赵王是野种,她害了自己的孩子。”

    陶老还没来得及查清真相,陶大爷就被告发谋害皇室,人赃俱获。

    韩韫玉忍不住谨慎起来,漆黑的眸子深沉又清冽。

    赵王不是贤妃的孩子,那谁才是?

    贤妃说她害了自己的孩子,她害的又是谁?吴王吗?

    吴王与赵王同日出生……

    方才还清明的头脑,又模糊一片,然不管如何猜测,所有证据都指向谢氏。

    “你若要查,还请小心些,”苏希锦将脑袋埋进他的胸口,闷闷提醒,“陶老刚知道消息就被贬出京,谁知道两者有没有联系。”

    他轻缓拍打着她的背部,无声安慰,“好,一切等成亲后再做打算。”

    苏希锦抿嘴,光风霁月、冷面疏离的第一公子韩韫玉,说起成亲来,倒是毫不羞涩。

    韩韫玉低头看她,眉眼之间不自觉染上了笑意。

    “方才吕翰林说我有黄霸之才,刑部高尚书突然变脸,这是为何?”她问。

    她与刑部尚书毫无交集,无论年龄、性别,都威胁不到他升任。高大人陡然变色,让她不由得怀疑起来。

    “草木皆兵罢了,”韩韫玉嘴角带着一丝冷笑,“尚书令空缺,我又调任吏部,尚书台只余一位水大人。而今京中有点能耐的,都等着上位,入主政事堂。”

    入了政事堂,就算是丞相级别的人物。

    “如此,”苏希锦莞尔失笑,“漫说我没有这个能耐,就是我有这个能耐,以我的年纪,对他也构不成威胁。”

    “所以我说他草木皆兵,”手指缠绕着她的头发,松开又捏紧,他沉沉说:“而且,谁说你没有?”

    苏希锦:“……”

    马车蓦然停下,马儿嘶鸣,他紧紧搂住她,问外面:“怎么回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