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新科状元是女的(一)-《锦衣卿相》


    第(3/3)页

    策问并未有标准答案,只要不偏题,言之有理,笔迹公正,内容创新。便可脱颖而出。

    只每位考官都有自己的喜好,这影响考生的最终排名。

    “陷于考题之中,难有出众者。”最先说话的红衣官服老者摇头叹息,“咦,这人倒是别出心裁,出类拔萃。”

    听得消息,其他二人聚集在一起,低头观看。

    “甚好,”许久紫衣老者道,“别人困于题目,他竟从民生方面答,条理清晰,言之有物,卓乎不群。”

    “怎么?尚书令不喜?”红衣老者见中间人摇头,遂问。

    “甚好,”陶尚书给予肯定,“然只是超乎大众,未曾说到老夫心里去。”

    “试卷还有许多,再看看吧。”

    几人又看了几份民生方面的试卷,然未有满意者。

    “咦,这份极不错,角度清奇,”紫衣老者又扯出一份试卷,眼前一亮,“这份较之上份,更是超尘拔俗。”

    那份试卷从治国方向出发,给出看法,对策,笔力铿锵,妙笔生花。

    整篇文章如行云流水,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这下连陶尚书都露出了微笑,合该如此,这才是状元该有的文笔。

    “本题看似问官民关系,实则问治国大道。他倒是聪慧。”

    前三名几乎已定,只需将试卷呈到御前,由皇上亲自敲定先后顺序便可出榜。

    “等等,这里还有一份呢。”

    红衣老者拿出自己身边最后一份试卷,“且看看他怎么说。”

    这份试卷由于笔迹秀气,方才被他放在了后面。

    “乎官权授之于上,根之于民……无民无官……百姓强则国强,百姓智则国智,百姓富则国富,百姓独立则国独立……”

    “二者好比水与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人为本……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文笔犀利,字字珠玑,可谓一针见血。

    此文从根本出发,将各种关系一一表述清楚,思路清晰,见解独到,令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好,”陶尚书看后,拍案叫绝,“好个以人为本。”

    紫衣老者却皱眉,“会不会太过偏激……”

    他们都是陈国官员,学的是“君臣”之道,以圣上为天,忠心办事。这篇文章却像是为百姓做事,将百姓放于第一位。

    甚至将为百姓做事,写成为百姓服务。

    “他说的有错吗?”红衣老者乃性情中人,说话耿直,“一个个都溜须拍马就合乎上意了?”

    “究竟如何,还得圣上决断。”陶尚书含笑,“我们不过一传声筒而。”

    最终挑选出三份试卷,当天便由红衣大监呈于圣上。

    周武煦拿到时,很是一愣。这三人中,一人谈民生,两人谈治国,从立意来说,前头一人已然落了下乘。

    后面二人虽都聊治国,一人坦率从容,步步求稳;一人标新立异,字字珠玑。

    二者所聊皆有理有据,引经据典,都为上乘。若说后一份,金句频出,然说话或许犀利尖锐,锋芒太过。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周武煦喃喃,确实如此。

    细细研读,略一沉思,朱笔一勾。乾坤定下,不可更改。

    三日后,皇榜立于城下,早早前来站位的公子、文人,将道路围得泄不通。

    几乎皇榜一出,便有人大声朗读,中者欢呼雀跃,几近癫狂。落榜者垂头丧气,悲伤痛苦。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新科状元,苏摘魁。”

    “新科榜眼戴司柳。”

    “新科探花韩遗玉。”

    “谁谁?状元是谁?”

    “苏摘魁!先头的解元。哈哈哈,我记得去年我押的是他,赚了赚了。”

    “我也押的他,有才学之人,当然有心气。”

    “这韩遗玉是谁?怎的名字这般熟悉。”

    “你们不知?韩少卿之弟,韩家庶子。”

    “宠妾灭妻那个韩家?”

    ......

    一片讨论声中,一道清晰的声音传来,“骗你作甚?我有个亲戚在吏部当差,去年他亲口所说,苏摘魁年方十三,若今年夺魁,也不过十四岁。乃我陈国头一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