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 沈长林想了想,然后道:“…对了,他如果做《港囧》,我们也做一部…叫《迷失香港》…” “《香港迷失》,跟他打擂台吗?” “什么打擂台,香港,东方之珠,他能拍《港囧》,我们为什么不能拍《迷失香港》?” …… 徐光头… 本质上是一商人。 商人的说法其实算好的,本质上应该是一个资本家… 知乎有一个问题:如何评价徐光头这个人。 点赞比较高的一个回答:徐光头这个人杀伤力很大的,当你稍微了解一点他的黑料后,你甚至会担心黄博的人品! 至于董评… 董评曾是多部国际知名电影的主要投资者、监制以及联合监制,参与过《卧虎藏龙》、《让子弹飞》以及《西游·降魔篇》等。 他被曝光主要是因为阿狸收购的文化中国,董评是董事长… 然后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 退出了阿狸… 你以为他就此退出江湖? 想多了,按照原时空的轨迹,他找了徐光头、宁昊,通过借壳一家叫21控股再度重出江湖… 后来21控股改名欢喜娱乐。 这回应该没找到宁昊,毕竟宁昊手头两个项目在推进呢,估摸着没空搭理他… 为什么要找徐光头? 明星效应嘛! 为求互利共赢的效果,影视领域的上市公司会经常与影视明星们进行一些利益上的捆绑。 华宜兄弟就特推崇“明星驱动ip”,以较高的溢价收购了一大批明星持股公司。 欢喜传媒创立了独特的“导演合伙人制”,在这种制度下,欢喜传媒会授予导演一定数量的公司股份,并与导演签订合作协议,以此来实现导演与公司利益的捆绑。 导演拿了股份,就变成了股东导演,个人利益将会与公司利益更加一致。凭借这种模式,欢喜传媒也确实绑定了很多优质的导演,甚至打造出欢喜传媒的“导演天团”。 截至2020年末,欢喜传媒共与14名导演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其中股东导演有7名,包括陈可欣、王佳卫、顾常卫以及阿谋。 这就产生另一个问题了——导演本身也有公司。 你可以把导演当成资本运作,导演自己就不行了嘛? 徐光头有真乐道,宁昊有坏猴子,为什么要跟你合作呢? 或者说,联合出品方为什么要写上你的名字? 你有院线吗? 你有平台吗? 还是,你有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