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时,她手里牵着她同父异母的弟弟,不到两岁的小宝,嘴里说:“小宝,咱们慢慢走啊,咱们给老太太请安去。” 她抬起水灵灵的大眼睛,锥子似的盯了他一眼,已察觉他脸上的焦虑。 但她不动声色,只是简单说:“三爷,这么早就出去了?” 池三爷对这位亲侄女,内心和外表,是天差地别的两个模样。 在外表,他是池家的三爷,每天颐指气使,高声呼喝,就是一副当家作主的模样。 此时,他就不客气地说:“大小姐,你现在才去给老太太请安,赶快去吧。我呀,我就是个苦命,宅里宅外的,就我一个人瞎忙!” 但在内心里,他却很清楚。别看他整天人五人六的到处吆喝,但在池家内外说话算数的,却是这位大小姐!她要说了什么话,他这个当叔叔的三爷,也得听! 你们听见没有,她不叫我叔,而叫我三爷!什么意思!她这是用外人的口气来称呼我!根本就没把我当叔! 但是,他也没办法,谁让她身后有个老太太呢!就是她亲爹也不行! 此时,池珺只是抬头向他瞄了一眼,笑了笑,继续领着小宝往里面走。 三四个丫头和老妈子,手里捧着小宝的衣服、吃食和要用的东西,跟在她后面。 1-16 池珺领着小宝进了后院,只见已年近七十的池老太太,盘腿坐在院中一把太师椅上,双手相对,正在调养内气。 池珺笑意盈盈地说:“奶奶,小宝给您请安来了。” 池老太太收了气,放下两条腿,向小孙子伸出双手,说:“乖孙子,来。” 走路蹒跚不稳的小宝走到奶奶面前,稚嫩地叫道:“赖赖。” 池老太太嘎嘎地大笑,中气十足地说:“这个小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叫清楚一点!” 池珺笑着说:“奶奶,他还不到两岁呢。” 池老太太将小宝抱在怀里,从丫头手里的碟子上拿云片糕给他吃。 她说:“丫头,你忙你的去吧。看你一脸的麻烦,都掉芝麻粒了,倒让我不安生。” 池珺给老太太理了理衣服,又查看了老太太身边的茶水,也从碟子里拿了一片云片糕,放在嘴里慢慢吃着,转身出了内院。 外院的东厢房就是池家的账房。跟在她身后的丫头替她掀开帘子。 她一进账房,屋里的几个人都站了起来,说:“大小姐来了。” 池珺在最里面的太师椅上坐下来,冷笑问:“谁能告诉我,三爷最近忙什么呢?” 池家大账房,五十岁上下的胡先生走过来说:“大小姐,我耳闻,三爷这些日子常往杨府去,和杨府的一个叫崔槐的管事见面。” 第(3/3)页